贵州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招教每日一练试题(5.19)____答案

贵州华图 | 2020-05-19 15:22

收藏

  课后作业及答案解析

  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 )

  1.错【解析】影响课程目标制定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的课程类型是学科课程。 ( )

  2.错【解析】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的课程类型是综合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课程应以儿童为中心来组织安排。 ( )

  3.错【解析】课程既要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要考虑社会的需要以及知识本身等。

  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 )

  4.对【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关注学生兴趣、动机和时间,体现学习者中心的一种课程形态。代表人物为卢梭、杜威。

  学科课程有着巨大的优势,因此课程体系应完全由学科课程构成。 ( )

  5.错【解析】学科课程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之处,不利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学生的掌握。因此,课程体系除了包含学科课程,还应有活动课程等。

  隐性课程虽不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 )

  6.对【解析】所谓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课程。它往往不直接在课程计划中反映,或者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是表现性目标。( )

  7.错【解析】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是生成性目标,而不是表现性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载体和具体化。 ( )

  8.错【解析】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分化是教学目标。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 ( )

  9.对【解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

  课程标准就是教学大纲。 ( )

  10.错【解析】课程标准更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二者包含的内涵不同。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