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盲人的听觉比一般人更灵敏,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的特点。 ( )
2.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
3.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
4.学校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
5.人发展的顺序要求教育根据人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以促进其发展。( )
6.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其他方面也不可能有超常发展。 ( )
7.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的儿童富于想象,有的儿童善于记忆,有的语言丰富,擅长描写;有的计算敏捷,有的爱静,有的爱动;有的羞涩,有的爽朗。这一现象说明人的发展取决于先天素质,要重视早期教育。( )。
8.所有学校的教育都能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 )
9.教育与儿童的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并为儿童发展服务的过程。( )
10.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做教育方案,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从中获益。( )
参考答案及解析
盲人的听觉比一般人更灵敏,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的特点。 ( )
1.对【解析】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2.错【解析】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
3.对【解析】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与可塑性,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不可能。但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的现实性。遗传提供的可能性需要环境和教育这样的外部条件,才能转变为现实性。
学校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
4.错【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发展的顺序要求教育根据人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以促进其发展。( )
5.错【解析】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以促进其发展。人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能够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其他方面也不可能有超常发展。 ( )
6.错【解析】题干说法忽视了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的儿童富于想象,有的儿童善于记忆,有的语言丰富,擅长描写;有的计算敏捷,有的爱静,有的爱动;有的羞涩,有的爽朗。这一现象说明人的发展取决于先天素质,要重视早期教育。( )。
7.错【解析】人的发展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物质基础,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所有学校的教育都能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
8.错【解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第一,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作用不是万能的。第二,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故本题说法错误。
教育与儿童的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并为儿童发展服务的过程。( )
9.对【解析】在教育与儿童的发展这两件事上,它们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并为儿童发展服务;它们之间也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儿童发展是源于人类本性的目标实现过程,而教育仅是实现发展的特殊手段,其特殊性表现为教育在儿童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0.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做教育方案,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从中获益。( )
10.对【解析】题意为“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儿童都有特殊性,如果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化需要而专门为其量身定做教育方案,那么所有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