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网站发表了题为《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成因个案研究》的署名文章(节选),文章通过深度个案访谈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分析了造成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个体因素。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吸食毒品的青少年中有62.20%的人知道传统毒品种类,有85.37%的人对传统毒品表示拒绝。这说明他们很清楚地知道传统毒品的危害。从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得知,传统毒品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不同的种类在生理上具有强度不同的致幻性和成瘾性,一旦开始接触毒品就会成瘾不可自拔,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按照这个逻辑,吸食如果不成瘾,或者成瘾性弱,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有效地自我控制那就不是毒品。从新型毒品的来源看,二战期间,很多士兵都在使用一种有效的抗疲劳药物,就是被后人称作“冰毒”的甲基苯丙胺。新型毒品的使用者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将他们的吸毒行为与传统的吸毒行为区别开来。新型毒品以冰毒、k粉、摇头丸为主,中国药物依赖治疗中心的D先生认为,成瘾性小是相对的,实际上新型毒品对人体的作用与海洛因相差不大,只是依赖性相对较小,但是作用的周期长,更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新型毒品不仅是带来精神上的危害,在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性兴奋和幻觉,更有可能使梅毒和艾滋病在不知不觉中传播开来。
在调查中,当问到对新型毒品危害的认识时,有9.76%的人认为有好处,有42.68%的人认为没有危害。关于对新型毒品的态度,有53.66%的人表示有些好奇,40.24%的人感觉新鲜,值得注意的是,只有13.41%的人表示不想接触毒品。由此看来,很多人并不认为新型毒品是毒品。“我们吸的不是毒品,海洛因那种才是毒品”是他们对新型毒品的共同认知。有些贩毒者把冰毒放在口袋里直接拿出去交易。访谈中有71.95%的吸毒青少年明确否认自己上瘾,有的对说自己成瘾非常生气,访谈中多次强调“我没有成瘾,吸也是我主动要吸的,不是我生理上受不了”。
“溜冰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溜,没钱了就不溜,很兴奋,也不难受,不上瘾。”(男,23,KTV 工作)
“海洛因我是不会吸的,其实冰的危害也没有多大,朋友说可以减肥,感觉很新鲜,就试了试。”(女,19 岁,无业)
调查中谈到朋友中是否有人吸毒时,有11%的人认为几乎所有朋友都在吸毒,56%的人承认大部分在吸,认为少量的人占26%,朋友中没有吸毒的仅占7%。
社会心理学家约翰•特纳的自我归类理论认为个体一旦将自己进行群体归类,就会自觉地认同本群体内成员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同时,个体也凭借这种自我归类的方式来发掘和接纳自我,使群体或者群体中的某位特殊人物认同自己,从而找到群体归属感。私下接纳就是一种意识观念的认同,青少年如果经常接触到吸毒人群,就很容易会被亚文化的价值观念所同化,认为只有一起吸毒才是“圈里”的朋友。而且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有56.10%的人靠个人收入来支付毒资,有18.29%的人靠家庭补贴,有41.16%的人都是朋友出资。访谈中有的吸毒者说:“我从来没有出钱,都是朋友喊的我”。
“朋友过生日,多则20 多人,少则几人,大家为了调节气氛,都是自己人,溜冰会很快兴奋。”(男,21,酒吧)
“都是朋友,玩这个很正常,又没什么坏处。”(男,23,酒吧)
“我们每次都是在宾馆里,很多人一起high,我们都是朋友,大家都差不多。”(女,19 岁,无业)
“他们都是无业游民,我也不知道他们钱哪来的,每次都是他们出钱请客,觉得好玩,也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也就试了一下。”(女,17 岁,美容美发)
有的人不一定在观念上认同吸毒行为,甚至可能持反对态度,但是在公开场合下,群体压力更可能使青少年产生被朋友排斥的危机感。如果有人在“圈子”里表现出反对尝试毒品的行为,就会被朋友当作是逆反,不把他们当朋友,在其他活动中也会特意选择疏远。很多青少年在这样的情况下尝试了第一口,久而久之身不由己走上了不归路。在调查中,当问到第二次吸食情况时,19.51%的人承认是主动吸食,其余近80%的人是因为看到朋友在吸、参加聚会迫于压力、在酒吧或KTV 助兴等。
“溜冰根本就不会上瘾,也没有多大的危害,就跟吸烟差不多,你看我们大家都吸了也没见什么大的反应,你要是还看重我们这些朋友你就吸,要不就是看不起我们。”(女,20,洗脚城)
“我们当中,如果有人在玩药,就会在朋友圈子中特别有威信,有领导力,说什么别人都听,如果你不玩药,别人会认为你很无能,很“OUT”,会被人看不起。”(女,21,酒吧)
“开始,每次他们吸时,我都在旁边看,觉得这不应该吸,后来他们一再劝我,甚至觉得如果我不下水是不是会告密,我也就开始了。”(女,17 岁,美容美发)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青少年也会听到“(新型毒品)可以帮助减肥、提神、治病”的说辞。有些新型毒品的外包装上还印有不同口味、品牌、净含量等信息,外观和市场上销售的普通饮料几乎没有什么差异。访谈中有一位16岁的受访者,是在洗浴中心做推拿工作时被客人逼迫吸食的。
“朋友说吸毒可以减肥,对身体没有伤害。”(女,21,酒吧)
样本中关于毒品的来源,67%的人反映由朋友提供,23%的人表示在酒吧或者KTV直接购买,21%的人采用电话订购的形式。无论在迪厅、网吧,还是普通私人住宅,新型毒品经过朋友之手的转播,都很容易得到,这也类似“武器效应”。
与海洛因这种从天然植物中加工得到的毒品不同,新型毒品是化学物质合成的,原料介于药用与非药用化学原料之间,钻了两套监督体系的漏洞,这就使得新型毒品原料易得、制取容易、售卖容易。随着近年来警方打击力度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贩卖毒品者依靠吸毒者以小批量的方式推销毒品,同时利用青少年作为传播和吸食的双重工具,使他们成为贩毒者兼吸毒者,同时扮演诱惑他人的角色。
“东西很容易得到,打个电话就有人送来,有场子可以直接配送”“上次我去一个大型夜总会,那里的所有服务生都会做这个(指为客人摆设吸食冰毒的工具),你一进包房,一个一个小罐子就已经摆好了。那些‘妈妈’身上都有这些东西的,你随便叫一个都可以买到。”(男,23,酒吧)
“需要的话,可以直接跟酒吧、KTV 的服务生点单。”(男,20 岁,游艺厅)
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的原因。(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