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试题资料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2025国考行测万人模考第二十九季(副省)言语理解与表达(七)

贵州华图教育 | 2024-10-13 14:18

收藏

  【导读】贵州华图教育发布2025国考行测万人模考第二十九季!更多关于2025国考公务员考试模拟试卷请关注贵州人事考试信息/贵州华图事考通官方微信公众号(gzhtskt),参加刷题、模考、领取时政资料,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客服咨询】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烹茶尽具,酺已盖藏。”西汉王褒《憧约》最早提到茶具。而近年从浙江上虞、余姚等地发掘唐代以 前的多处青瓷窑址,陆续出土碗、壶、盘等大量饮茶器具,证实青瓷茶具,也是最早出现的瓷器茶具品 种。两千多年来,随着“茶之为饮”“器之为用”发展理念的深入,青瓷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历史长河 中,可谓是几经脱胎换骨,风光无限。 两晋南北朝时期,浙江越窑出现了带托盘的青釉盏——堪称最早期的青瓷茶具,釉色青黄,釉面光泽, 设计时将盏与托盘粘在一起,为防止饮茶时盏滑脱,备受推崇。这个时期,南方的饮茶之风也逐渐流 行。 到唐代,青瓷茶具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作为当时著名的青瓷茶具产地,越窑不断创新青釉茶具烧制技 术,结合茶艺需求,注重造型和釉色,极大地丰富了茶具品种,如风炉、茶鍑、茶碗等。随之,全国烧 制青瓷茶具的著名窑场相继涌现,如浙江的瓯窑、婺州窑,湖南的岳州窑、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等。 然而,陆羽《茶经》却看好,“碗,越州上”“越瓷青而茶色绿”,意思是说,只有越窑青瓷茶具不仅 质量好,而且更显茶汤的绿色。在他看来,茶具盛茶之后,如果茶汤呈现的是红、褐、黑色,就算不上 好茶具了。加之顾况《茶赋》“越泥似玉之瓯”、孟郊“越瓯荷叶空”等力挺赞美,使越窑青瓷茶具一 时名声大振,让各地窑场纷纷效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兴盛于唐,繁荣于宋、元的青瓷茶具,到明清时一度“柳暗花明”,特别是龙泉窑传承越窑青瓷特色, 在技术上大胆突破,所烧制的青瓷茶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玉质感强,造型优美,产品走出国门,蜚 声海外。 由于点茶、斗茶和品茶的出现,青瓷茶具作为重要的角色之一,在烧制工艺上不断提高,从而形成了 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同时,茶艺活动折射出其时代艺术之美,如它在唐代的________、宋元 的________、明清至今的________,异彩纷呈,绵延不绝。 唐朝盛世,国泰民安,饮茶风尚盛行。尤其是陆羽的《茶经》问世后,全国的品饮文化得到大力推广, 煮(煎)茶法因此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饮茶方式,人们也因此更加遵循“器之为用”理念——追求茶具的 美观精致且实用。这时的越窑功不可没,生产的青瓷茶具胎质坚实,坯体光洁、器型规整、釉色青碧、 润泽光亮,令品茶者爱不释手。 因宋代统治阶级崇尚抑武扬文,故饮茶文化得以广泛传播。点茶方式下斗茶的风行,使茶具艺术由此进 入全新阶段。茶筅、汤瓶、茶盏为点茶必备工具,点茶技艺促进了茶具生产。其中的汤瓶,即茶壶。相 比唐代茶壶,宋代茶壶的壶流与执柄开始变瘦加长。茶盏,推崇白色汤面,以黑釉盏最为适宜,黑釉盏 以建窑兔毫盏为最佳,最能显现茶汤颜色。这个时期,青瓷茶具发展达到了巅峰,其器型精美、釉色如玉令人叹为观止。 到明清,不再以斗茶为乐,开水冲泡法的诞生一下削弱了茶具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茶壶出现,导致青 瓷茶具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直到20世纪50年代,濒临失传的龙泉青瓷茶具恢复生产,在融入多元化背景 下重放异彩。 “茶之为饮”,归根结底是品,品茶、品具、品文化。自唐代以来,各种“品法”也形成了相应的茶器 文化,诸如煮茶法之硕大饱满的青瓷茶器、点茶法之清秀挺拔的青瓷茶器、泡茶法之精致小巧的青瓷茶 器,无不深得人心。

  51.(单选题)关于青瓷茶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始于西汉,兴盛于唐,繁荣于宋元 B.相较于白瓷茶具,其发展较为缓慢

  C.明清时期茶具的设计趋于多样化    D.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瓷器茶具品种

  52.(单选题)关于越窑青瓷茶具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得唐代社会饮茶风尚达到顶峰 B.越窑不断创新茶具的烧制技术

  C.茶具的质量好且更显茶汤颜色     D.受到顾况、孟郊等人的力挺赞美

  53.(单选题)依次填入第五段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①质朴素雅 ②华贵大度 ③沉静精巧

  A.③②①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①②③

  54.(单选题)最适合作这篇文章标题的是:

  A.青瓷茶具辉映华夏璀璨瓷文化 B.沉睡的古青瓷被重新“唤醒”

  C.茶具漫谈——中国的茶具文化 D.以茶器观茶史,历数千年滋味

  55.(单选题)这篇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谈论的是:

  A.我国青瓷茶器的演变历程        B.历代除茶以外的其他饮品

  C.唐代以来的各种品茶方式介绍 D.茶文化对我国其他文化的影响

  ►扫码获取【参考答案&完整版】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