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2.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其中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3.以下关于智力理论,匹配正确的是( )。
A.二因素理论 斯滕伯格 B.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
C.智力三维结构 斯皮尔曼 D.群因素理论 卡特尔
4.赞可夫主张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所依据的是( )。
A.最近发展区 B.隐性知识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支架式教学
5.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6.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属于( )。
A.隐性课程 B.显性课程
C.学科课程 D.实践课程
7.在信息化环境中,课前学生学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料,课堂上师生开展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 )。
A.自主学习 B.翻转课堂
C.探究学习 D.职业生涯规划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生受教育权的具体内涵是( )。
A.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
B.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的权利
C.学生有按照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和获助学金的权利
D.学生有毕业或结业时获得学位证书、学位证的权利
9.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研究表明,识记效果好、比较经济的学习程度为( )。
A.50% B.100%
C.150% D.200%
10.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 )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参考答案】
1.C
【解析】德国(当时的普鲁士)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故本题选C。
2.D
【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故本题选D。
3.B
【解析】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二因素理论——斯皮尔曼,智力三维结构——斯皮尔曼,群因素理论——瑟斯顿。故本题选B。
4.A
【解析】最近发展区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即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中间的区域,赞可夫依据最近发展区提出教学应该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故本题选A。
5.D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最佳动机水平越高;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故本题选D。
6.A
【解析】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题干中“潜移默化”一词体现了隐性课程的特点。故本题选A。
7.B
【解析】翻转课堂即教师先把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录制成微课,并发布到互联网上;学生在上课前一天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中或课外观看教学微课视频,视频可以重复播放,方便做学习内容的记录;在课堂上,师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并完成课堂练习作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以人际互动、意义建构、自我调节为取向的自我发现的学习方式。故本题选B。
8.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学生受教育权包括:(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其中,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基本内涵是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故本题选A。
9.C
【解析】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而成为无效劳动。故本题选C。
10.A
【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