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官学的“六学二馆”体现了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
A.道统性 B.刻板性
C.象征性 D.等级性
1.D【解析】唐代的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规定:弘文馆、崇文馆招收皇亲、大臣的子孙;国子学收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太学收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四门学收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孙;书学、数学、律学则收八品以下子孙及庶人通读学者。这一规定反映了接受教育的人分三六九等,即教育的等级性。故本题选D。
2.我国在唐末出现的新的教育形态是( )。
A.私学 B.书院
C.官学 D.私塾
2.B【解析】书院是唐代出现的教育形态。故本题选B
3.古代中国的教育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朱子 D.老子
3.D【解析】“道法自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思想。故本题选D。
4.认为“亲知”“闻知”和“说知”是获得知识的三种主要途径的是我国( )观点。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4.A【解析】墨家学派认为,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亲知”“闻知”和“说知”。“亲知”指通过实践而认识;“闻知”指由传闻传授而有所认识;“说知”指由逻辑推理得来的知识。墨子认为前两种不可靠,必须重视“说知”,即依靠类推和明知的方法来获得知识。故本题选A。
5.欧洲奴隶社会中,以培养政治家为特征的是( )教育。
A.教会 B.骑士
5.D【解析】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是雅典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故本题选D。
6.“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6.D【解析】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故本题选D。
7.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杨贤江
C.陶行知 D.杜威
7.C【解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继承了杜威的观点,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著名主张。故本题选C。
8.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8.B【解析】著名学者瓦·根舍因于1951年提出了著名的“范例教学”的主张。故本题选B。
9.沛西·能在其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指出:“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论中的( )。
A.生物起源论 B.交往起源论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9.A【解析】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将教育行为等同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是错误的观点。故本题选A。
10.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 )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0.D【解析】题干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认识。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