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公务员考试通知

首页 > 贵州公务员考试 > 招考信息 > 考试通知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

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 | 2013-06-19 10:45

收藏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点击进入:http://www.qdn.gov.cn/

  一、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情况介绍(2010年)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7月,辖1市15县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循环经济工业区,东邻湖南,南接广西,西、北分别与本省的黔南州和遵义市相邻。全州年降雨量1200mm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70至330天之间,年平均气温1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资源较为优越。

  ——黔东南是民族大州。在黔东南州3.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总人口402.4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28.31万人,占总人口的81.6%,其中苗族人口占42.0%,侗族占31.7%,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是全国苗族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名扬海内外,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黔东南资源丰富。州内生物物种繁多,素有“森林之州”称誉,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78%,是国家28个重点林区之一,贵州省10个林业县,有8个在黔东南,有秃杉等37种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种,还有黔金丝猴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10多种,是国家特有动植物种的中心保护区之一。州内共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药用野生植物400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25%;中药材总蕴藏量达1080万吨,占贵州省中药总量的60%。现有三九集团、信邦公司、威门药业等3个GAP种植基地,太子参、何首乌、茯苓、半夏等几十味道地药材闻名世界,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入关免检。许多不为外界知晓而能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的苗药、侗药、瑶药等,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流传甚广,形成了独特的“苗药三千,单方八百”的民族民间医药体系。

  黔东南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水能开发条件优越。全州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重晶石、铝钒土、汞、煤、铁、锰、锑、金、铅、锌、铜、磷、石灰石、白云石等,其中重晶石、玻璃用石英砂和锑矿名列贵州省的前三位,特别是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州内水能资源储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244万千瓦,是贵州省“西电东送”项目的重点源区之一。

  ——黔东南地处交通要道。黔东南是贵州的东大门,州内交通便捷,是云贵川通往湖南、两广的主要通道。目前,全州公路总长693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320、321国道和湘黔铁路复线穿境而过,已相继建成贵新高等级公路和凯麻、玉凯高速公路,黎平机场在2006年9月正式通航。舞阳河、三板溪湖水路运输便捷,成为州内交通有效补充。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已经动工建设,已经规划贵阳至长沙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黎平经石阡到重庆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全州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近500公里,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施秉至镇远、凯里至大塘二级公路加快推进,到2010年底,1800公里旅游环线公路基本建成,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和90%的建制村通公路。

  ——黔东南旅游优势明显。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有机融合,构成黔东南的特色旅游的竞争优势。州内少数民族风情“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享有“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之美誉,苗族和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里有世界较大的苗寨——雷山西江,世界较大的侗寨——黎平肇兴,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节——苗族姊妹节,有粗犷奔放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有象征民族精神支柱的侗族古老的鼓楼,到黔东南可领略“唐朝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和“魏晋遗风”。黔东南侗族大歌曾唱响法国巴黎,又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中获得最受观众欢迎奖,在厦门国际合唱节中一举夺得金牌奖,2008年随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演出,得到高度赞誉,为国争光,享誉世界,2009年侗族大歌成功申报成为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飞歌委婉动人,苗族歌后阿幼朵歌震维也纳金色大厅。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全州有64个大类200多个品种。民族银饰、手工刺绣等旅游工艺品琳琅满目。民族餐饮独具特色,苗族的酸汤鱼、侗族的腌鱼腌肉等已作为黔菜的主要品种入选中国名菜大典。在黔东南旅游大环线上,有苗岭山区雷公山麓为中心的苗族村寨,以黎平、从江、榕江“六洞九洞”为中心的侗族村寨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剑河八郎是世界寒武纪地质公园研究 “金钉子”坐标点,这里有杉木河、野洞河“矿泉水上的漂流”,有2280多年历史的镇远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黔东南有39项53个保护点,有123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州有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乡镇和100个重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50户以上的民族文化村寨3900多个。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黔东南旅游品位不断提升。“完美假期——多情黔东南”旅游线路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十佳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黔东南雷山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肇兴侗寨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旅游时尚》杂志评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目的地;《中国地理杂志》把黎平评为最美的地方,肇兴侗寨评为全国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岜沙苗寨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网民投票评选为世界上人生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黔东南列入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1998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把黔东南列为世界18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被专家学者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组于2002年3月至8月共4次实地考察黔东南后给予高度评价:黔东南是旅游资源品位最高、质量最好且最集中的地区;是不同类型且最具多样性的旅游资源富集地;是对境外游客最具吸引力的地区;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旗舰;是为高素质人群所准备的丰富宴席。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考察黔东南后称赞誉:“黔东南之行我一生中最难忘、最荣幸的一次体验,黔东南这个歌舞之州、森林之州、友好之州、神奇之州,必将成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圣地。”

  ——黔东南欠发达、欠开发。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州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全州工作的根本主题,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州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质量较高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2010年,预计全州生产总值冲破300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首次冲破1000美元大关,增长13.8%以上,是“十一五”增长最快的一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0.39亿元,比“十五”期末翻一番半,当年净增首次超过10亿元,增长40.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18亿元,增长50.2%,增幅创“十一五”以来最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1.81亿元,增幅达29.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1万元和3160元,分别比2009年增加970元、400元,分别增长8.0%和10.0%。2010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69亿元和291亿元,是2005年末的2.86倍和2.42倍。

  二、行政区划图

  大图下载:贵州黔东南州行政区划图

  三、自然地理

  ——多彩贵州的写意画卷

  11月8日至15日,在中国当代十大画派之一-黄土画派创始人、著名画家刘文西先生带领下,黄土画派采风团20多名艺术家,在贵州高原进行了考察、采风活动。艺术家们在“多彩贵州”度过了8天难忘的日子,从雷山苗年节到西江鼓藏节,从苗疆黔东南到黔中腹地安顺,从西江底蕴丰厚的千户苗寨到黄果树瀑布神奇壮观的自然风光……艺术家们充分领略了勤劳质朴的贵州各族人民在这片山水如画、神奇瑰丽的土地上,创造的浪漫多姿的风情风貌与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艺术。在雷山苗族银饰刺绣博物馆,刘文西兴笔书写下“苗家真美”四个大字;在凯里学院,刘老再次提笔写下“为人民办学”,以嘱后辈:人民是最伟大的。

  一次滋润精神的文化之旅

  11月9日,素有“苗族文化中心”美誉的贵州省雷山县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2010中国·雷山苗年暨西江鼓藏节开幕式、西江鼓藏节祭鼓演绎大型民族歌舞展演在这里隆重举行。数千苗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

  上午9时许,在雷山体育场,3313名苗族同胞组成的巡游队伍向围观的上万观众走来,巡游队伍由《远古记忆》、《开辟苗疆》、《来自游方场上的歌声》、《多彩服饰》、《银河人间》、《继往开来》6个版块组成。而紧接着的西江鼓藏节祭鼓演绎大型民族歌舞展演由《祭鼓》、《古乐飞扬》、《远古的乡音》、《苗族史书》、《蝴蝶魂》五个章节组成,更是将苗族远古流传下来的风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黄土画派贵州采风写生团来到苗疆恰逢其时。他们立即投入到苗年活动中,与当地的苗族同胞共庆佳节。画家刘文西深深地沉醉在苗族人民营造的盛大而和谐的氛围中,他不顾体弱,不断地按下快门记录下一幕幕精彩的瞬间,看到最后,他已是满眼噙着热泪。他告诉身边的同仁:“这是人民自发的力量,这种壮景真是不可多见!”摄影家马忠义不停地举起挂在胸前的两架单反机,绕着椭圆形的观众席跑动着拍摄,画家蔡嘉励、杨光利、张小琴、张立宪、刘丹纷纷拿着相机或铅笔,或速写、或拍照。

  在中国雷山苗族银饰刺绣博物馆开馆仪式上,艺术家们行走在充满现代气息与民族个性的博物馆内,欣赏浮雕墙、苗族银饰、刺绣,一种古朴、悠远、溯源的氛围,让艺术家们流连忘返。刘文西欣然挥毫写下“苗家真美”四个大字,直白地吐露出对苗疆的喜爱之情。

  艺术家们在西江千户苗寨呆了足足三天,西江吃鼓藏、祭祖、原生态民歌大赛、斗牛斗猪斗狗大赛和民间跳铜鼓、跳芦笙文化活动充盈着整个村寨,家家户户杀猪宰牛,鞭炮声声,一整夜此起彼伏,沸腾的西江让艺术家们感同身受,他们与苗族人民同吃长桌宴,同饮苗家米酒,同唱祝酒歌。

  在黄果树大瀑布,艺术家们仰望坠落的银河,感慨万端,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黔山秀水的神秘、奇特而赞叹不已。“这是一种血液里需要的热流;这是一种滋润心灵的文化之旅!”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王燕安发自肺腑地感叹道。

  在贵州的7天行程中,那高速公路旁不时闪现的吊脚楼美人靠,那凯里亮欢寨快活林的酸汤鱼,那令人宾至如归的苗家拦门酒,那雷山银饰一条街上正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的木匠师,那苗年里盛装的男女老幼,让艺术家们激动不已,大家忙着拍照、写生、参观、记笔记、收集素材……虽然来去匆匆,行程很紧,但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热情,他们努力吸吮着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养分,留下了自己人生中这一段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山有灵气水有灵感

  贵州:艺术家栖息之地

  11月14日下午5时许,伴着贵州高原上一抹余辉,黄土画派的艺术家们乘载着快巴,满心充盈着感悟、喜悦、丰收的愉快心情,从黔中腹地安顺回到省会贵阳。

  在贵州饭店,省委书记栗战书接见了黄土画派一行。栗战书书记深有感触:“黄土”其实不“土”,它很现代,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将来贵州的苗族姑娘也会出现在黄土画派画家的作品中。希望陕西与贵州多交流,希望黄土画派在贵州设立采风写生基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再次发出诚挚的邀请:贵州景色怡人,贵州人民热情,希望艺术家们多来贵州走走看看,两地艺术联姻,对贵州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刘文西赠送了自己的画作《黄土地的主人》,他说:“与贵州老百姓在一起,非常激动,只恨我们的年龄太短,贵州是画家一辈子都画不完的画卷!”

  这种溢于言表的感受,在此行的画家中感同身受。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有政,这位以写实性人物画见长的画家像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似的,他说:“我第一次来贵州,来到黔东南、西江。过去只看到画中的苗族人民,而今行走在贵州,节日中的一物一景强烈地刺激着我。我真实地感动着,我手中的相机已经存储了满满的贵州画卷,我要将我眼里的苗族同胞创作出来。”

  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全忠说:“我经常出国采风,却感觉没这儿好。雷山苗年、西江鼓藏节震撼我心,苗疆保存完好的远古图腾,苗族人民友善、质朴、坚毅的气质,盛大的雷山苗年、西江鼓藏节欢庆活动,正是我画卷中大写意的气场。当下,寻找我们民族的根显得越来越重要,苗年节所展示给世人的苗族文化,意义已远非如此。在贵州,我寻找到了神圣的精神家园。”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亲山水者,亲大自然者,胸中自有宁静致远的抱负。”陕西省文联副主席兼摄影家协会主席,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陈宝生说,“黄土画派以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为创作的基石,虽然黄土、黄河、延安文化、游牧文化是我们创作的资源,但来到贵州,贵州的山有灵气,水有灵感;贵州天地是圣洁的,灵感是高层次的。这里应该是艺术家的栖息之地。”

  一路的行走中,贵州形态各异的民居建筑在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王燕安眼中展现出各种惟妙惟肖的线条美。“采撷一路风尘,画我胸中志向。”她说话的思路随着起伏的线条而成型,“对了,我对贵州民居建筑特别感兴趣,想下次能单独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住上几个月,天天写生画民居,回去后,我准备创作一组贵州民居写生作品集。”

  “走进贵州,你会对这个天然的生态公园、具有民族强大凝聚力的省份有一丝难以名状的熟悉感,一种返璞归真的情绪开始活跃起来,毕竟这个神秘的贵州高原处处也能找寻到似曾相识的东西,那就是中华文化的向心力。”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立柱所言正是采风团成员的心声。

  采风团成员中,大多曾是刘文西先生的研究生,每个人身上都透出严谨而恭谦的艺术家风范。正如画家王燕安所说:“我们这群人是脚踏实地,为艺术而艺术的、纯粹的艺术家。中外艺术先驱黄宾鸿、陈子庄、吴昌硕、凡高、罗丹等,他们大多是驾鹤仙去后,其作品才被后世所推崇。黄宾鸿曾说‘我的画是给下个世纪画的’。这种境界应该是我们黄土画派成员们所追求的。”

  心灵之美:

  多彩贵州较大的写意画卷

  11月13日,在凯里学院举行的黄土画派凯里学院艺术交流座谈会上,传递出的最强音就是:贵州要请进来,走出去。今天,黄土画派“请”进了贵州,准备在凯里学院建立创作写生基地;明天,贵州各民族艺术人才也要走出贵州,准备到陕西、西安;到西安美术学院、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到各位黄土画派艺术家的工作室取经,熟悉人、严造型、讲笔墨、求创新。

  这是黄土画派领军人刘文西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久最先碰撞出的火花。这闪烁的思想之光在黄土画派凯里学院艺术交流座谈会上一再放大,最终落实到将致力于两地教学、创作的合作意向变为现实。

  正如画家刘文西为凯里学院书写的题词:为人民办学!11月13日,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中,凯里学院党委书记龙则池、副院长姚仁海、张雪梅,凯里学院数十名美术专业的学生与黄土画派艺术家们推心置腹。画家刘文西一席话语敲人心房: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是人的优秀品行,我们一路采风一路学习苗族人民辛劳、质朴、坚韧的品行。我想,看艺术家,不光看他的作品,还要看他的行为;办学也一样,要树立为人民而学,为人民办学的理念。这样活着就很精彩。多彩贵州不光是表面的、山水人物的多彩,贵州人心灵的美,更是多彩较大的写意画卷。

  四、黔东南少数民族简介

  黔东南世居着苗族、侗族、汉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壮族、仫佬族、瑶族等十个民族。2008年,全州总人口444.6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64.01万人,占总人口的81.87%,其中,苗族187.12万人,占总人口的41.8%,侗族141.63万人,占总人口的31.7%,其他少数民族33.97万人,占总人口的7.75%。

  苗族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苗族劳动人民创造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以《苗族古歌》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以“议榔”为核心的制度文化,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会制度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苗族的物质文化形态完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制度文化结构严谨,功能齐全;精神文化体系保存完整,特征突出。民间音乐多姿多彩,底蕴厚重;民间舞蹈奔放豪迈,气吞山河;节日众多,集会盛大,节日集会文化积淀深厚;服饰种类繁多,工艺精美绝伦;习俗古朴,民风深厚,风情浓郁。

  人口分布 黔东南州是苗族较大聚居区。据2008年,境内苗族总人口187.12万人,占自治州总人口的41.8%,全州20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都有苗族居住。凯里市人民政府网显示:苗族29.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03%,分布在市区四个街道办事处和所有的乡镇;黄平苗族20.8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7%,分布在全县的14个乡镇;施秉苗族8.14万人,占总人口的51.55%,全县8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居住在城关、大桥、新桥、双井等乡镇;三穗苗族4.66万人,占总人口的22.1%,全县9个乡镇都有分布,主要聚居在良上、台烈等乡镇;镇远苗族2.91万人,占总人口的11.1%,主要分布在金堡、涌溪、报京、舞阳等乡镇;岑巩苗族1.88万人,占总人口的8.35%,散居在全县各个乡镇,集中居住在注溪等乡镇;天柱苗族12.7万人,占总人口的30.96%,全县都有分布,主要聚居在白市、远口、竹林、中寨等乡镇;锦屏苗族9.43万人,占总人口的41.8%,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钟灵、茅坪、偶里等乡镇;剑河苗族14.7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6.16%,全县11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居住在革东、柳川、岑松、久仰等乡镇;台江县是苗族比例最高的县,苗族人口14.02万人,占总人口的96.14 %,各乡镇均有;黎平苗族8.47万人,占总人口的16.6%,散居在全县15个乡镇,聚居在滚董、雷洞等乡镇;榕江苗族10.81万人,占总人口的32.32%,主要聚居在古州、八开、计划、朗洞、两汪、兴华等乡镇;从江苗族13.98万人,占总人口的43.12%,主要聚居在加鸠、光辉、加勉、东郎等乡镇;雷山苗族12.7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4.2%,全县9个乡镇都有聚居的村寨;麻江苗族7.5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94%,全县都有分布,主要聚居在杏山、碧波、下司、宣威等乡镇。丹寨苗族13.0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8.8%,全县7个乡镇都有聚居的村寨。

  语言文字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为东部方言、中部方言和西部方言三大方言区。黔东南苗语属苗语中部方言(亦称黔东方言),有北部和南部两个次方言。北部次方言通行整个方言区,操北部次方言的人数占境内苗族总人口的94%以上。南部次方言通行于从江的部分苗族地区,占境内苗族总人口的6%左右。

  苗语语音音素有元音和辅音两大类。苗语语言中的辅音(声母)有塞音、擦塞音、鼻音、边音、擦音、半元音等。北部次方言北部土语(凯里市三棵树镇养薅点)有40个辅音,北部次方言的东部土语(锦屏县偶里点)有辅音28个。苗语元音(韵母)较少,北部土语的养薅音中,元音(韵母)共有11个,其中单纯元音(韵母)6个,复合元音(韵母)5个。北部次方言东部土语的偶里苗语元音(韵母)系统中,共有元音(韵母)13个,其中单元音(韵母)5个,复合元音(韵母)8个。黔东苗语的几个土语区里,绝大多语言都有8个声调,只有少数的语言点有7个声调。

  黔东南苗语词汇体系由基本词汇、外来词、方言词、专业词、熟语五部分构成,有完整的词类、句子成分、句子等语法系统;词类有名词、量词、数词、指示词、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十三类;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表语、宾语、补语、定语和状语;句子从形式来分,有单句和复句,从内容来分,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历史上苗族是否有文字尚无确考,但秦汉以来的汉文献没有记载。1955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组织了7个少数民族语言调查队深入各民族地区进行调查。1956年5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队第一工作队120多人开赴苗族地区开展苗族语言调查工作。1956年10月30日到11月7日在贵阳召开了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苏联专家和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等省(区)党政领导和苗族各界代表参加的“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通过了关于创立苗文东、中、西部方言三种文字方案的决议,正式创制了苗文。1956年12月,创制的苗文方案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验推行。1959年5月,根据试验推行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对苗文方案进行了第一次修订。1984年,贵州省民委经国家民委同意,对苗文方案进行了第二次修订。黔东南现推行的是第二次修订的苗文方案,由声母、韵母.声调和字母四部分构成。苗文字字母有26个,声母有32个,其中,21个是单声母,11个是双声母;韵母26个,其中单韵母6个,复韵母19个。苗文声调共有8个,为了统一书面文字形式,黔东方言苗文方案规定分别用8个字母宋代表8个声调,列入每个音节的最后,便之成为有机整体。8个字母代表的8个调值分别是b﹦33调,x=55调,d =24调,1=22调,t=44调,s=13调,k=53调,f=31调。

  婚姻家庭 苗族现行的婚姻形态是“从夫居”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但又保存着比较完整的的古老婚俗,主要有“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姨表不婚”、“你姜”和“不落夫家”等。

  “姑舅表单方优先婚”是苗族重要婚制。历史上,舅舅家的儿子有优先择聘姑妈的女儿为妻的权利,姑妈的女儿必须嫁给舅舅的儿子为妻,俗称“还娘头”。这种舅舅家儿子有权优先聘姑妈家女儿为妻的权利是单方面的,所以称“姑舅表单方优先婚”。这是苗族的财产继承制度决定的,为了保证嫁出的姑姑带走的氏族财产不外流,必须要求姑姑的女儿再带回来,这就是“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存在的根本原因。苗族在实行“姑舅表单方优先婚”的同时实行 “姨表不婚”婚制,姨表兄妹间严格禁止通婚。

  “你姜”是苗语音译,意为“拜亲戚钱”,是姑姑的女儿出嫁后由甥女婿按一定程序献给妻子的舅舅的一笔钱。它是“单方面姑舅表优先婚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又是苗族男女青年特别是近现代苗族女青年赎取婚姻自由的手段。苗族“你姜”有“大姜”和“小姜”之分,“大姜”主要是献给妻子舅舅的财礼,“小姜”则是酬谢参加议定“你姜”的双方理老、寨老和长者的程仪。当代苗族的“你姜”用人民币支付,数额有五六十元到三五百元不等,视女方首饰多寡和男方经济实力而定。从江的加鸠、加勉和榕江八开地区的苗族没有“你姜”,但新妇过门后,男家必须以一头或三五头牛作为聘礼,女方以数目大体相等的猪回赠,史书有苗族“聘以牛酒”的记载。

  经媒证纳聘缔结的婚姻,在婚礼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娘子则随同送亲的人们一同返回娘家居住;自主婚在认亲之后新娘子亦随同胞兄弟回娘家居住,待夫家有婚丧嫁娶或过节来人接女方到夫家小住数天又返回娘家居住,数年后或怀孕后才到夫家正式落户,称为“不落夫家”。

  当代苗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平权父系小家庭。这种家庭构成家庭核心的夫妻政治经济上是平等的,分工基本上是男耕女织。每户都有一个处于家庭核心地位的家长,可以由妻子担任,也可以由丈夫担任。虽每户都有家长,但家庭内部重大事件如家庭财产的使用、分配、婚、丧、起房建屋、购大型生产工具、添制高档家电、投资等,须经家庭成年男女成员民主讨论决定。

  苗族以父系世系计算,计算方式是用“子连父名制”(又称“父子连名制”),以本名加上父名连上祖名形成的子父祖连名制作为世系计算的依据。如“里”为子名,“奈”为父名,“虾”为祖名,子全名则为“里奈虾”,用这种方式可上溯到五、六十代祖先。

  苗族家庭财产继承实行不均衡的儿女继承制,儿子和女儿都有继承权,田地、山林、生产工具、房屋、耕牛等不动产一般归儿子继承,金银首饰一般归女儿继承。在遗产继承顺序上,不动产的第一继承顺序为子、父母,第二继承顺序为兄弟;首饰等遗产的第一继承顺序为女、父母,第二继承顺序姐妹,第三继承顺序为兄弟。一般夫妻间无相互继承遗产之俗。

  苗族亲属制度比较简单,各地的差异也不太大,有父系、母系、姻亲系三大类。在父系中又可分为叔叔系和姑姑系两系;在母系中又可以分为舅舅系姨母系两系。在其亲属称谓中,同一名辞可以称呼关系不同的亲属,保留着类分式亲属制的明显痕迹。直系亲属中,连同己身总共有七代,己身一代、上三代、下三代有专有名词,其余的没有专用的名辞。

  社会制度 苗族以“议榔”为核心的制度文化指的是社会控制制度,包括“理老”、“寨老”、“议榔”和“神判”四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制度,它是苗族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基础和柱石,具有鲜明的苗族的特征。

  “理老制”是苗族重要的社会制度。“理老”苗语称“利娄”,是苗族习惯法的重要支柱,主要负责财产、山林、婚姻等民事纠纷和械斗、群殴、凶杀、强奸等治安案件的“裁决”和“执行”两大部分事务。“理老”是苗族社会半专职的的“法官”,是苗族社会的精英,由精通《贾》和各种古理古规,能说会道,办事公正的人担任。“理老”不是行政职务而是荣誉职务,其身份和作用随时有变化。有人请去充当主持人,主持调处纠纷时,“理老”是“法官”;有人请去帮助辩理跟对方“打官司”时,“理老”是“辩护律师”或“诉讼代理人”;当“案件”“判决”以后,“理老”是“执行庭”的“法警”,“理老”的社会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当纠纷是非曲直区分出来,主持调处的“理老”作出“裁决”以后,“辩护律师”与主持裁决的“法官”一起共同负责判决执行的监督。“理老”的产生有自然形成和“公推”两种方式,自然形成的“理老”多是精明强干,能说会道,办事公正的人在调处纠纷过程中逐步显示才干、逐步得到社会的公认的人。“理老”不是氏族或村寨所有,既可以为氏族和村寨服务,同时也为社区服务。不论是自然形成的“理老”,还是公推的“理老”,都是有事理事,无事生产,没有奉禄,没有津贴,也没有特权。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理老”不代表具体人的具体利益而是代表一种社会的公理而存在,是为社会公理服务的。

  “寨老制”是苗族的又一重要的社会制度。“寨老”苗语称“构昂”或“娄方构昂”(意为方老寨公),是历史上苗族村寨中负责主持制定维护村寨社会治安、公私财产和伦理道德的乡规民约,主持召开村民大会制载违背村规民约的人和事,调处村民内房族之间纠纷,代表本村寨调处与邻村寨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的德高望重的长者,一般由村寨中年高德劭者担任,有公推和自然形成两类。当村寨邻里之间或房族之间因财产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和纠纷时,寨老出面召开当事人双方会议进行调处,按村规民约进行裁决和处罚,并负责裁决的执行。当村寨之间或因财产纠纷,或因婚姻纠纷,经“理老”裁决后交村寨执行时,寨老成了执法者。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寨老”是小型社区的社会治安的重要维护者。同“理老”一样,不论是自然形成还是群众公推,“寨老”都是没有奉禄,也没有特权。

  “议榔”是苗语“构榔”的音译,意为“集中起来制度规矩”,是苗族社会中一种以地域为基础、在一定地域内由村寨首领们共同议定规约、通杀牛祭祖后使之变成“神”的意志,由“神”的力量对“人”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对社会控制的一种社会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黔东南苗族社会管理的重要支柱。“榔”是苗族社会中为维护地方利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及公私财产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是“议榔”制的基础,其主要特征是地域性的而非氏族性的,一般由同一地域的数个或数十个村寨组成。“榔”内有“榔头”、“理老”和“祭师”三类首领人物。“榔头”主要是负责主持召开全榔成员大会,议定和修改“榔规榔约”,处置违背“榔规榔约”的人和事,对外宣战等等事宜的首领,一般由全体“榔员”公推那些威信高、能力强,敢作敢为、办事果断的人担任。“理老”主要职责是根据《贾》和古理古规议定“榔规榔约”,依据“榔规榔约”“审判”和“裁决”违背的人和事及调解各种纠纷。祭师即巫师,一般自然形成,主要职责是主持“榔”内的祭祀活动和“神判”等活动。“榔”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议榔”大会,参加“议榔”大会的是“榔”所管辖地域的全体公民。“议榔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榔规榔约的制定和修改、选举“榔头”首领、通过祭祀形成使约定的规约变成“神”的意志等等。“议榔”大会议定的规约,一经“议榔大会”全体成员通过并通过祭祀仪式就成了具有“神秘力量”的“法律条款”,上至“榔头”,下至民众,人人都得遵守,无一例外。“议榔”制度依靠“泛神”机制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功能,是苗族文化中传承最久远的文化现象之一。解放后,这种自我管理方式及其内容已经离现实生活渐行渐远,但“议榔”大会所制定的“乡规民约”,可以作为法律的补充,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而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苗族的“神判”文化是与“议榔”文化相伴相生的另外一个亚文范畴,也是“习惯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榔”内部的各村寨之间发生了纠纷或违约之事,要由理老评判,对一些是非难以弄清、证据难以取得的纠纷和案件的裁决,要靠“神判”的方式事解决。“神判”方式多种多样,有捞油锅、赌咒等。“捞油锅”是苗族最主要的“神判”形式,苗语称“菊他”(意为扎猛子下去捞取东西),一般是在“议榔”地点架一只铁锅,下面烧大火,锅内放三斤菜油,三斤猪油,三斤小米,三斤白蜡,将油锅煮沸,争执双方各请一巫师“过阴”作法,放一把无把斧头于锅内,双方各派一人打捞,以被烫伤者为输理。当今社会“神判”已绝迹,只留下一个动听的名词。

  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时令习俗、婚姻习俗、生育习俗、丧葬习俗等内容。苗族的风俗习惯实际上是以物质文化为载体的、依附于物质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体现为物化的文化,有的体现为非物化的文化现象。

  生产习俗。 农业种植业是境内苗族为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最主要的生产行业,集中地体现了苗族稻作文明的精髓。在苗族的农业生产习俗中,“活路头”制度、“封土、动土”制度、“开秧门、关秧门”制度和祭献制度是主要的农业生产习俗。

  “活路头”制度是苗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的农耕文明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普遍实行。“活路头”是村寨中承担指挥和安排农活生产任务的自然领袖,一般由精通农活技术、懂得节令气候、经验丰富的男性农民担任。“活路头”属义务性质,有世袭和公众推举两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苗族“活路头”制度只有在中年人的脑海里留下模模糊糊的记忆。

  “动土”、“封土”制度也是苗族重要的农耕制度。“动土”即春耕伊始时由“活路头”主持的仪式,一般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卯”日或“辰”日以自然寨为单位举行。 “动土”以后,村寨禁止吹芦笙,到“吃新”以后才解禁。“封土”即一年耕作和收割结束后举行的仪式,一般在“苗年”后第十二天举行。是日,“活路头”祭礼来到举行“动土”仪式的田块用特定的仪式祭祀,是为“封土”。此后,村寨上任何人均不能再下田劳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此俗已基本消失。苗族的“封土”,一般限于水田,“封土”期间,旱地仍可耕种。

  “开秧门”和“关秧门”为苗族农业种植业生产主要民俗事象。“开秧门”是苗族水稻移栽时的重要仪式,一般在播种后的第三个“卯”日或“辰”日或“午”日举行。“开秧门”前,任何人均不得事先插秧。进行时,家家户户采来树叶、野花等将糯米饭染成“五彩糯米饭”庆贺。“开秧门”这天,“活路头”先行来到来到田边祭祀,在田头插上一根茅草后插上几蔸秧苗,是为“开秧门”。“关秧门”是一季水稻移栽结束时的仪式,日子多选在“开秧门”后的第三个“卯”日或“辰”日。是日,家家户户包好粽子,备好酒菜,将田栽完,插上绑有包过粽子的粽粑叶、辣椒、白刺根、刺苞枝、米草包的木棍,洗净各种栽种用具,返家家祭庆贺。

  时令习俗。春节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除雷公山、月亮山山区外,境内大部分苗族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杀年猪,除夕打糯米粑、贴春联,除夕夜守年,初一开财门等习俗。开大年初一清晨,有男孩的人家遣男孩趁人未进门之前到房前屋后拾些许柴薪,谓之“开柴(财)门”。年初一,男孩要到亲属家给长辈拜年,称“踩年”,长辈以糯米粑、钱币等物赐赏。凯里炉山、黄平、施秉等地苗族以正月十三为大年,正月十四为新年,拜年等习俗均在正月十四晨进行。“挂清”是春季重要的民俗活动,以腊肉、鸡蛋、鱼、糯米饭、酒以及香纸等祭物,到祖宗坟莹祭祀并扫墓。“四月八”是苗族夏季主要节令之一,主要风俗有吃黑糯米饭,禁役耕牛等。“端午”有吃粽子、悬艾叶、挂菖蒲之俗。凯里苗族有爬山之俗,黄平旧州、施秉、台江、剑河及锦屏、镇远等地苗族有赛龙舟之俗。“六月六”为夏季的主要风俗集中日,苗族有采百草为药、晒药、晒书等习俗。丹寨排调、榕江八开、从江加鸠等地苗族有该日采集百草煮药水行“药浴”之俗。丹寨孔庆、雷山大塘等地苗族还在“六月六”用百草扎成小药包挂在儿童身上“避邪”之俗。

  秋季节令风俗主要集中在七月半、八月中秋、九月重阳等节日上。“七月半”凯里、黄平、施秉、雷山、丹寨、麻江等地苗族有“烧包”之俗。中秋之节,凯里、黄平、施秉、镇远、锦屏、雷山、丹寨、麻江等地苗族有煮月亮饭、吃月饼、煮毛豆之俗。农历七月或七、八月之交,在水稻扬花的秋夜,雷山、丹寨、台江、剑河、凯里、麻江等地苗族青年男女有跳“稻花神”、“七姊妹”之俗。在水稻扬花、秋风凉爽的月夜,男女青年集中在一起,点上几柱香,烧上几张纸钱,由一个或几个男女青年用毛巾蒙住脸,坐在凳子上,由几个人用簸箕煽风使其处于昏睡状态,由一人或数人与其对唱,谓之跳“稻花神”,据说人的灵魂受簸箕风煽以后可以升天,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访问,众人可通过该人之口咨询运程流年及婚嫁、姻缘等大事。

  生活习俗。生活习俗包括住居、饮食等几个方面。清水江、湃阳河流域河谷田坝地带苗族的住房,一般为平房,间或偶有“吊脚楼”;居住在雷公山和都柳江畔的住房,一般为“吊脚楼”或“吊脚半边楼”;居住在月亮山区的住房,多为简易小木房。平房一般建在地势平坦,地基较宽而又较为干燥的地方,居住在河谷的苗族多建此类平房。平房多为“五柱四瓜”四排三间正房,外带一排稍矮于正房的柱子形成三间正房和一间“偏厦”,民间称为“一矮”或“三高一矮”。“吊脚楼”是苗族以物化方式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 “吊脚楼”每排的最外一棵柱子齐二楼楼板下处裁下,成悬在半空状得名。“吊脚楼”一般为“六柱三瓜”或“五柱四瓜”的四排间或五排“四高一矮”结构,带吞口,最外一柱和第二柱之间空隙为走廊,每排的两棵悬柱间连接宽约尺许坐枋,坐枋上置外伸横梭柱,嵌数十条弯月形木条连接楼枕与坐枋,成靠背状坐椅栏杆,苗族称为“阶息”,俗称“美人靠”,作小憩等用。 “吊脚半边楼”与“吊脚楼”的结构大体相同,区别在“吊脚半边楼”多建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就坡面开成上下两级屋基,上级屋基竖较短柱,使前面半间的楼板与后半间的地基平行,形成“半边楼”,因蕞外一柱悬齐上层屋基处,故有“吊脚半边楼”之称。“吊脚半边楼”一股多为三间正房和一间“偏厦”组成的“三高一矮”或三间房加一间 “偏厦”组成。

  苗族住居安排虽无固定模式,但自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正间不分进身,为堂屋。里壁正中设“香火”供水牛角或祖宗灵位,作接待人客等用。两端两间均分前后两进,作“火塘”、“卧室”等用。苗族住居中很讲究神坛和祖宗灵位的安排。一般情况下,祖宗灵位安排在堂屋。“务额”、“岩妈”等神坛设在“火塘”间,“花树”等设在堂屋进门右侧中柱边。

  苗族多聚族而居。雷公山麓的苗寨,一般建于山腰中段,以几十至上百户聚居居多,村内屋前屋后多栽果树,村边多种枫香、楠木、古柏、水杉、水松、柏果、香樟、酸枣等乔木为篱,村寨的上、下、左、右各留一出口,一般设小门楼护卫;进村道路多以青石板铺就,芦笙场多以黄沙或青石板铺成。房前屋后多种桃、李、杏、樱桃、板栗、梨等果树和楠竹、毛竹、凤尾竹,春来村内桃红李白繁花点点,木青竹翠;夏至绿树成荫,鸟啼蝉鸣;秋冬每户窗前挂上辣椒、包谷与青松红枫衬映成趣,加上麟次栉比的吊脚木楼,构成苗族山寨四季景色。月亮山区苗族村寨,多建于山顶山梁处,多以十户数十户聚居。天晴时节,白云深处,炊烟袅袅,村内小道或铺青石、或种青草、或铺黄沙,小道两边多种竹子或报春花等藤本植物,形成拱门。著名的苗寨有雷山西江、三穗寨头、锦屏偶里等千户苗寨。

  苗族主食多为稻米,有籼稻和糯稻两类,有的地区以籼米为主,有的地区以糯米为主。杂粮有玉米、粟子、小麦、大麦、节豆、黄豆、薯类、洋芋、高梁、稗子、荞子等,一般不单独食用。副食有肉食和蔬菜两类。肉食以猪肉为主,有牛、羊、狗、鸡、鸭、鹅肉、和鱼、野生动物。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韭菜、广菜、莲花白菜、窝笋菜、窝苣菜、芹菜、汉菜、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南瓜、丝瓜及时鲜豆类等。苗族副食中,豆制品和菜制品以及调味品亦占一定比重。豆制品有豆腐、豆豉、豆瓣酱、豆芽等;菜制品有酸菜、糟辣、酸汤、辣菜、干菜等。

  苗族口味嗜酸喜辣,日常生活离不开酸,故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趔趄”之说。苗族嗜辣,大众汤菜以辣子调制的“蘸水”调味。由于居住地的地理条件较差,劳动强度大,多半借酒来舒筋活血,消除疲劳,因而养成嗜酒的习惯。家家户户都能自制酒曲,自酿各种泡酒、甜酒和烧酒。客宾来到之时或家有婚嫁喜庆,均以美酒作待客最高礼节,常用自酿村醪以飨宾朋。苗族饮酒一般为主宾对饮,酒至半酣,主人与客人交杯换盏以添酒兴;酒酣深处,主客还要对唱酒歌以为娱乐。逢年过节,只要走进苗寨,不论走进哪家,均可一醉方归。糯米饭在苗族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逢年过节要吃糯米饭或糯米粑,走亲访友要以糯米饭作进见礼物;女婿初拜岳父岳母,新媳妇始见公婆,须以糯米饭作为引荐礼物,甚至男女青年的自由恋爱,如台江“姊妹节”活动,糯米饭就是天然的“煤人”。

  “酸汤鱼”是苗族较出名的风味名菜,也是黔东南苗族饮食文化的代名词,“凯里酸汤鱼”现在已经风靡全国。“酸汤鱼”特点是油而不腻、味鲜、色亮。“青椒酱拌鱼”也是苗族的风味名菜之一。将鱼煮熟剔骨,拌上烧熟捣烂的青辣椒酱即成。“香茅草烤鱼”是苗族传统名菜中佼佼者。将活鲜鱼割取内脏后,塞入姜、葱、蒜、辣椒、花椒、麻油等香料调匀的糊状佐料,扎上香茅草,外糊上黄泥,放进大火中烤熟,剥去黄泥和香茅草即成。烧烤时,香茅草沁出的茅香油渗进鱼肉内,其肉嫩、鱼鲜、香味扑鼻。“泡汤”是苗族食俗,同时也是苗族的名菜之一。过年杀猪时,将内杂的肺、水油和脆骨以及部分肥肉、脑髓剁碎,拌以糯米饭、猪血及辣蓼、花椒、三萘、芫荽等香料调成酱状,加上盐,灌进洗净的小肠,煮熟后成一种猪血灌香肠,其味鲜美,称“泡汤”。请来亲朋共食,称“吃泡汤”。

  婚姻习俗。苗族婚姻习俗保存完整,既古朴而又现代,既传统而时尚。

  苗族婚姻的缔结形式有“自主婚”、自由恋爱媒聘婚、媒聘婚三种类型。男女青年在“游方”活动中相识相爱,情投意合,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婚姻的婚姻缔结形式,称为“自主婚”。

  自由恋爱媒聘成婚是苗族婚姻缔结重要的形式。男女青年在“游方”和其他社交活动中相识相恋,男方请媒前去说合而缔结婚姻关系的婚姻缔结形式,称为自由恋爱媒聘婚。这种方式缔结的婚姻,婚姻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姻具有相对的自主权,缔结的方式也是自己选择的,婚姻关系也很融洽、稳定。

  媒聘婚是苗族传统的婚姻缔结形式。男青年的父母亲看中了某一女子后,请媒人去说合,征得婚姻当事人同意,由双方父母代为缔结婚约而结成夫妇。这是一种自清代以来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苗族主要的婚姻缔结形式,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天柱、锦屏等地更为盛行。

  自主婚姻缔结过程有恋爱、缔结婚约、接亲、报亲和认亲等程序。男女青年在“游方”等活动中确定恋爱关系以后,就可以缔结婚约。缔结婚约一般是女方将自己最珍贵的衣物或首饰送给男方,男方则将衣服等信物交给女方收藏。信物交换意味缔结婚约。婚约缔结以后,双方商定接亲日子。接亲时,男方约请2或4个男性青年,带上糯米饭,煮熟的鲤鱼等物,于傍晚时分来到女方家村边等候。晚上待父母睡下,女方带上家中大米数斤、自己的衣物、首饰和伞等物,在好友陪同下来到约定地点与男方汇合。男方将带来的糯米饭和鱼拿出祭祖宗分给女方的好友食用后将女方带走,整个接亲过程除双方好友及男方父母亲知道外,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故民间有“偷亲”之说。男方将新娘接进家的第二或第三天,须请至亲男性长辈或平辈1-2人,带上母鸡1只、酒1壶、猪肉数斤到女方家通报,称为“报亲”。认亲是女方父母承认女儿婚姻的仪式,有两种方式,一是儿女出嫁十天半个月以后,父亲即邀请女儿的舅舅和叔伯等至亲男性同本人一起共3人或7人到新郎家议定“你姜”,俗称“认亲”。另一种方式是亲家双方先约定认亲日子,届时,女婿抬上白条猪、糯米饭、酒、鞭炮等物,偕同家族长辈和男青年数人,同新娘子一道到岳父家“回门”认亲议定“你姜”。

  自由恋爱媒聘婚婚姻缔结过程分为提亲、订亲和接亲三阶段。

  苗族因所居住的自然地理、社会环境条件不一样,在婚姻缔结的程序、仪式、形式上也不尽相同。天柱远口、白市、竹林,锦屏的卦治、亮司、瑶光等地的苗族,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在婚姻的缔结方面,大多实行“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当代主要实行“媒妁之言”为主,婚姻当事人对自己的婚姻有表决的权利。迎娶都在白天进行,新娘子出家门和过桥时,须由亲兄弟背出门。从江的加鸠地区自主婚没有“认亲”程序而只有“回门”,无“你姜”,但须以牛为聘。

  苗族婚礼仪式有接伞、祭祖、吃合欢酒、挑喜水、捉喜鱼等。

  苗族婚姻习俗地区有较大差异。三穗、天柱和锦屏部分地区的苗族,在出嫁前夜,女方邀请至亲姐妹、过去恋人聚于堂屋对唱情歌、伴嫁歌以叙旧情和告别;台江县台浓和三穗台烈一带,新郎在新娘子进家到婚礼结束这几天都不露面,白天照常上山干活,晚上到房族家借宿。

  苗族婚姻夫妻不睦可离异,中年丧偶男子可续弦,寡妇可再嫁。

  生育习俗。生子是苗族家庭中的大事,尤以头胎长子或长女最为重视。孩子出生后,开门赠红蛋于邻里报喜。孩子生下来到满月期间,每餐须备少许酒肉,凡来贺亲友或进门之人,都必须饮酒吃饭,或吃甜酒蛋。在满月后杀一猪或鸡请巫师或家族长者为婴儿命名。百日之内,凡来贺的亲朋,男子送一元买寿钱给孩子打长命锁,女子则送鸡、蛋、糖、糯米及衣物等。婴儿出生后,立即着人向外婆家报喜,带去公鸡的表示生的是男孩,带去母鸡的表示生女孩。外婆接到通知后,准备好背带、宝宝衣、鞋、帽数套,带着外甥的小姨及舅母等人抬上催奶的鲜蛋、滋补的肥鸡和糯米等物前去探望,俗称“吃满月酒”,婿家杀猪宴请外婆。产妇和婴儿在“坐月”期间,习惯上不能出门,更不能走进别人家门,偶有失误,产妇踏进别人家门,须要用黄狗一只为这家人家“扫家”,孩子出生24天满月后,产妇备上糯米饭、酒、肉、鱼等物,背上孩子到近亲家“串门”后方可自由行动。

  丧葬习俗。苗族有独具特色的完整丧葬习俗,体现浓厚的“灵魂不灭”观念。

  苗族将丧亡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两类。寿终、青壮年善死者,称为正常死亡,实行木棺土葬;凶死、产死、夭殇、麻疯病死、溺水死、吊颈死等称为非正常死亡,实行火葬或火葬后再土葬。有家族公墓的地区,正常死亡者才能进入公共墓地,非正常死亡者不能进入家族墓地安葬。

  老人正寝寿终称为“白喜”,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必须用厚木棺土葬,并根据死者生前喜爱和家庭经济状况,杀牛、杀马、杀猪或羊等祭奠,举行隆重的葬礼,吹芦笙、莽筒、唢呐等送丧。葬具为木棺。棺材称“寿方”,一般早已准备好,有些地区亦现砍现做。丧俗有临终、咽气、沐尸、整容、入殓、守灵、停柩、入土、扶山、烧沐巾、满月、挂清等程序。死者咽气以后,由一中年男性在大门前鸣枪三响,向寨人报丧,众人闻报,即前来安慰和协理后事。苗族寿终死者如果牙齿齐全,要凿坏一颗门牙方能入殓,并在死者口中放入一银粒或银片,意取口含金银,荣耀归宗之意。苗族认为,人类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不过是肉体死了,灵魂要回到东方区和祖先团聚,因此邀请巫师或歌师及唱“送灵歌”,指引其灵魂由阴路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与祖先团聚。苗族停柩时间的长短不一,一般要看主要姻亲居住的远近,死亡的时辰等情况来定,一般停时间为单天数。出殓前,请巫师于大门处一脚踏门外,一脚在门内做法事“分手”,意为解脱死者与活人之联系。念完“分手”词,用秤钩将桃钩钩破,摔死小鸡,众人扶柩出门。苗族习俗,丧葬不煮熟食,只将祭奠的牛,马、猪、羊等肉分为若干份挂在门口,帮忙的人自带小锅、碗筷来煮食。第二天,孝子带亲属上山整理新坟,称“扶山”。死者亡故后24天或一个月之内,孝子不洗头、不理发、不进他人家。满24天或一个月之后,孝子抬上糯米饭、猪肉、酒,呼上亡灵一同到最亲的姻亲家中去走访,称为“走客”,这是一个人一生的最后一道礼仪。“走客”后孝子恢复正常生活。

  服饰银饰 苗族的服饰银饰是苗族典型的物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物质的载体记录和体现着最具苗族特征的精神文化的内涵,服饰上的每一片绣片,银饰上的每一个构件都可以构成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苗族服饰银饰的最主要地特征之一。

  黔东南苗族的每一种苗族服饰都是每一个苗族亚族群或次亚族群的标志。苗族服饰基本的特征是男装简朴女装豪华,女装丰富多彩、灿烂夺目,以裙装为特色。在黔东南苗族女装中,除三穗寨头苗族着大统裤裤装外,其余都着裙装。苗族的百褶裙是苗族服饰的风格基点,以百褶裙为基点配饰各种款式不一的服装和造型优美的饰品,形成各具特色的服饰造型,代表不同的亚族群或次亚族群。黔东南苗族妇女服饰以裙子的长度可分为长裙系服饰、中裙系服饰、短裙系服饰三大系十一亚系三十多次亚系,各次亚系下又分无数款式服饰。

  长裙系以裙长至踝关节处为准,主要分布在以的巴拉河一带以及都柳江流域的部分地区,以凯里、雷山、台江、剑河相邻地区巴拉河周围一线为主要分布区,人口约35万左右,包括雷山西江、方祥,台江施洞、南宫,凯里凯堂,丹寨排莫,从江加鸠,黎平高青等亚系。

  中裙系以裙长在小腿以上膝关节以下,这一类型的服饰分布地区较广,黔东南三大河流域地区均有分布,包括凯里、丹寨、麻江、黄平、施秉、雷山、台江、剑河、榕江、从江、黎平等县市,人口最多,约130 万,主要有凯里舟溪、黄平谷陇、剑河柳川、久仰,榕江摆贝、滚仲,从江芭沙等亚系。

  短裙系以裙长至膝盖以上为特点,最短的裙长仅15厘米。着这一类型的苗族服饰的人口约 15万人,主要分布在较边远的雷公山、月亮山山区,一般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坡居住,雷山的大塘、桃江、达地,丹寨的排调、雅灰,榕江的兴华、八开、两汪,剑河的久仰,台江的方召、南宫乡等乡镇,主要有桃江、两汪、久敢等亚系。

  苗族服饰是苗族历史特征、文化特征、美学特征的集中表现,最能表现民族的特色和民族的风格,是苗族历史记忆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具象的符号,是苗族信仰的形象展现,是苗族审美情感的宣泄。

  苗族服饰是苗族亚族群和次亚族群的重要标志,是亚族群和次亚族群的族徽,是苗族的文化符号,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苗族是一个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多神崇拜于一身的民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神灵并把把这种朴素的自然宗教的观念毫不隐讳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苗族服饰中使用得最多的图案是蝴蝶,无论是哪一个亚族群或次亚族群,在服饰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蝴蝶,这是苗族对人类和万物始祖“蝴蝶妈妈”的“朦胧的记忆”。水牛是稻作农耕的主要劳动力,是苗族人民心目中的神物,是苗族刺绣工艺品造型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图案,这也是苗族图腾崇拜具体反映。

  苗族的银饰是苗族历史特点的产物。苗族是一个迁徙民族,素有“东方吉普赛人”之称。在苗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长时间的、大跨度的和频繁的迁徙,迫使苗族只有将自己创造的财富制作成代表自己族徽标志的、可以随时带走的银首饰,这就是苗族银饰特别多的历史根源。苗族银饰种类繁多,有男饰和女饰两大类。男饰较简单,有银锁、手箍、手镯、戒指、烟盒、项链、项圈等单件饰品;女饰以成套为主,种类较多,有头饰、耳饰、项饰、胸饰、手饰和衣饰等几大类。头饰有银花、银角、银簪、银梳、插针等;耳饰有耳环、耳柱、耳坠等;胸饰有压领、项圈、项链等;手饰有手钏、手镯、手链、戒指等;衣饰有银片、银缀、银泡、银铃、腰链、披肩等。银饰工艺有锻打、压模、錾刻、浮雕、镂刻、扭结、焊接等。苗族的银饰在结构上以对称、均衡、放射为主要结构。在苗族银饰的图案上,多以蝴蝶、牛角、锦鸡、花草为主要内容,蝴蝶是苗族的徽章,银角是苗族图腾的标志,锦鸡是“嘎闹”的族徽,花草是不同支系生活坏境的印记。苗族银饰造型以蝶形、鱼形为主,在苗族观念中,蝴蝶是“蝴蝶妈妈”的象征,鱼是企盼民族人丁兴旺的向往。

  节日集会 境内苗族节日集会既是历史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娱乐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展示的平台,也是苗族历史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娱乐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传承的载体,透过节日集会这个平台,可以看到苗族模塑共同心理素质和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术家的轨迹,触摸到苗族历史文化跳动着的脉搏。

  境内苗族节日种类繁多,一年四季都有,按性质分类,有祭祀性、生产性和娱乐性节日三大类。按时间编排,农历正月有春节、“大年”;二月有“敬桥节”、“姊妹节”、“翻鼓节”;三月有“姊妹节”、“三月坡节”、“种棉节”;四月有“四月八敬牛节”;五月有“端午节”、“龙船节”;六月有“吃卯节(吃新节)”;七月有“吃新节”、“七月半(中元节)”;八月有“中秋节”、“吃新节”;九月有“重阳节”,十月有“苗年”,冬月有“苗年”,腊月有“除夕”等等。

  “姊妹节”苗族称为“努嘎良”(意为吃“了却心愿之饭”,原为已婚姑娘们的活动,后来发展成为未婚青年的社交游乐活动),是清水江流域中游沿岸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施秉的双井、白洗、马号、台江施洞、榕山、老屯、五河、剑河革东、温泉、柳利等地,除施秉白洗、剑河革东在农历二月十五过外,其余的均在农历三月十五过,其中以台江施洞地区的民族特色最为浓厚。“姊妹节”一般持续三天。节日里,每户苗家都要做一种经过染色分甑蒸熟后再和在一起的“五彩糯米饭”,有红、黄、白、兰、绿、黑等色,晶莹透亮,清香悦目。三月十五日清晨,老屯、榕山、施洞这一带,家家备好酸汤鱼、血豆腐等传统佳肴和芳香四溢的自酿米酒、五彩糯米饭,等待客人们来临。夜幕降临的时候.姑娘们各自从家里带来美酒佳肴和姊妹饭,集中到比较宽敞的某一家里,摆上条桌,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青年朋友们,揭开了姊妹节集会活动的序幕。过节这几天,未婚姑娘的父母要及早置办酒肉,备上一两筐糯米饭,给姑娘们款待情人。过节前两天,已出嫁的姑娘们也陆陆续续在赶回娘家来与未婚姐妹共度佳节,同时在游方场上探望过去的歌伴,以“了却心愿”。第三天,未婚姑娘们提着盛满自己深情厚意和姊妹饭的竹篮,伫立在村边路旁,等待着送别情人。机敏多情的姑娘们在送情人的饭篮里悄悄地埋藏着自己的心事,有的挂着竹钩,有的藏着松叶,有的藏着椿芽或树桠、蒜苔。挂上竹钩的,意味着要买把伞来酬谢;藏着椿芽的意味着可以成亲;包着树桠或蒜苔的,暗示着断交。

  种棉节是20世纪初叶到70年代中期盛行于都柳江中上游和丹寨排调一带苗族的—个生产性的节日。三月底四月初,这带苗族聚居的每个自然村寨,几户一起带上腊肉、鸡蛋、美酒和彩色糯米饭,挖好一片土质肥沃、向阳通风的轮耕地来种植棉花。新过门还未“坐家”的新媳妇们也要邀约三五个至亲姐妹,一起到婆婆家过“种棉节”。四月初的卯日或辰日,各家邀请家族亲友,挑着肥鸡、鲜鱼、腊肉、禽蛋、五彩糯米饭、美酒和炊具,扶老携幼,前往种棉。来到棉地后,老人杀鸡宰鸭,准备吃食,青年人挖土点种棉花。播种之前,长者手抱大红公鸡,领着一对披红挂彩、头戴锦鸡毛和各种花草的童男童女“花神”,登上用蛋壳、花布、彩纸和各种花草装饰的“花台”中央,摆上美酒和五色糯米饭祭献“花神”。棉花种完后,人们就地用餐,席间,老人们高唱《种棉歌》、《四季歌》等古歌,祈求“花神”保佑丰收。年轻人过节,其意不在吃喝而另有所求。他们或三三俩俩出没于林荫之内斗唱飞歌,或嬉戏于花丛之中对唱情歌,倾诉衷肠。对唱之中姑娘们边唱边将亲手编织的精致花带塞在情人手里,小伙子亦边答边将戒指或别的纪念品放在心爱的姑娘们手中。傍晚,饭饱酒足的父老们念上一段祝辞,插上草标,大家唱着飞歌,吹着木叶,说说笑笑,沐着晚霞尽兴而归。

  “讨树秧节”是20世纪60年代中叶以前流行于镇远涌溪一带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节日活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辰日,涌溪苗寨的老妈妈带着寨中未婚的姑娘和小伙子集体上大石板寨做客讨果树苗,大石板寨的男女老少热情款待并赠送接桃、麦李等果树苗。第二年,大石板寨的未婚男女青年又在老妈妈的率领下前往涌溪作客,探望果树的长势,也探望新交的朋友。涌溪的青年又回赠果树苗和五彩糯来饭、毛巾手绢等物。这样你来我往,周而复始,形成节日。在互讨树秧的活动中,千万棵果树在涌溪和大石板寨两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对对有情人结成了美满的姻缘。随着社会的发展,镇远涌溪苗族的“讨树秧节”已离现实生活渐行渐远,只有在中老年人的脑海中还保留着美好的记忆。

  “龙船节”是黔东南清水江沿岸苗族人民重要的传统娱乐和体育竞技的节日。龙船节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从施秉的平寨开始,经塘龙、榕山到台江施洞结束,历时4天。活动内容除赛龙舟之外,还有苗族传统的斗牛、赛马、踩鼓、跳芦笙、游方等。集会期间,台江、剑河、凯里、黄平、施秉、镇远、三穗等县苗族人民三、四万人集于这一带参加集会。

  “吃新节”是苗族集祭祀和娱乐为一体的重要的传统节日,苗族称为“努嘎西”(意为吃新米)或“努莫”(意为吃卯),日期各地不一,有的在农历六月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卯日过,谓“吃卯”;有的在农历七月、八月的“丑”、“亥”日过,谓“努嘎西”。“努莫”以孕穗的秧苞为祭品,“努嘎西”以新产香糯为祭品。过节之前,姑娘们加紧绣制衣裙,小伙们修整和添置芦笙,男女老少都在为过节而忙碌。过节这天,被邀请的客人们穿上盛装,挑肩糯米饭、肉、鱼、鸡、鸭等礼品,赶着斗牛来到主人村寨过节。过节当天,主人以公鸡、鱼肉祭供祖先,主客饮酒庆贺,次日开展各种娱乐活动。“吃新”节规模较大的有雷山望丰乡的乌香、西江、响楼、郎德、凯里挂丁、开怀、凯堂、旁海、台江台拱、排羊等处,人数均达上万人。集会的内容有斗牛、赛马、斗雀、跳芦笙、“游方”、打蓝球、田径赛、对歌、踩鼓等活动。

  黔东南人民政府网苗年是苗族祭祀祖宗和庆祝丰收的最隆重的节日。苗族以十月为“岁首”,“苗年”也是“辞旧迎新”的节日。“苗年”一般在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或第二个卯日过,分三次,第一次称“小年”,第二次称“大年”,第三次称“尾巴年”。大年是苗年最热闹的节日,集会也集中在“大年”进行。“大年”持续三至五天,有的地区持续上十来天。“大年”这天,家家户户在祖先牌位、花树、岩妈等“神坛”面前摆上桌子,放上酒菜及糯米粑等物敬供,然后宾主举杯欢饮共渡佳节。入夜,合家围在一起谈古论今,吟唱古歌、酒歌,谓之“守年”。第二天,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迎接新年。节日期间,老人们轮流宴请宾朋,青年们梳装打扮,参加跳芦笙、斗牛、赛马、游方等活动。苗年规模较大的有雷山西江、台江施洞和凯里挂丁等处,每处集会都有上万人参加,集会的内容有跳芦整、赛马、斗牛、斗雀、游方、对歌等等,男女青年各自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不同的活动。

  “吃鼓”苗语称“努姜略”或“弄钮”(意为吃一届鼓,史称“吃鼓藏”),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活动,是最隆重的集会。“努姜略”各地形式、内容大体相同。苗族的木鼓是苗族祖先的象征,平时藏于人迹罕至、干燥的山洞之中。“吃鼓”有3年、5年、9年、12年一祭等,尤以12年一祭最为普遍。苗族“吃鼓”有“醒鼓”、“祭鼓”、“送鼓”等程序,分三年进行,原则上寅年“醒鼓”,卯年“祭鼓”,辰年“送鼓”。苗族“吃鼓”有“黑鼓”和“白鼓”之分,“黑鼓”的牺牲是水牯牛,“白鼓”的牺牲是猪。吃“黑鼓”原则上每户准备一头祭祖牛。“祭鼓”为“吃鼓”高潮,一般在卯年农历十一月第一或第二个辰日进行。之前,要通知所有亲戚一起来过参加“弄钮”。“祭鼓”有“牛旋塘”、“吃簸箕饭”、杀牛等活动。“牛旋塘”是在“鼓头”、“祭师”和男扮女装的芦笙队带领下将祭祖牛牵到特定的“旋牛塘”顺时针方向旋转三圈的仪式。“吃簸箕饭”是在“牛旋塘”的次日,由“鼓头”、“祭司”主持的祭祀仪式。凡参加“吃鼓”活动的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一簸箕糯米饭、一块猪肉、一壶酒,抬到特定的地点供没有亲戚的来客享用。“牛旋塘”和“吃簸箕饭”仪式结束后,男女老少参加踩木鼓、跳芦笙活动。杀牛是“吃鼓”活动的高潮。苗族“吃鼓”有严格的规矩,杀牛、破牛等一应事务均由舅舅系统的人承担,其他系统的人都要回避。凌晨时分,舅舅系统的人将牛从牛圈牵出来,固定在专用的木桩上将牛杀死,将牛肉分给众亲,将牛的内脏煮来待客,因此有人把“吃鼓”活动称为“吃牯脏”。“送鼓”为辰年农历三月左右进行,由祭司和鼓头等人举行参拜祖鼓仪式后祖鼓送到原来藏鼓的地方保存起来。

  境内苗族传统节日集会有芦笙会、爬坡会、四月八等十多种类型200多个。芦笙会是苗族地域性的传统节日集会,有春节芦笙会、黄平黄飘三月芦笙会、吃新芦笙会、九月芦笙会、苗年芦笙会等几大类几十个。各地各种节日的芦笙会形式和内容基本大同小异,日期各异。在各地各种节日芦笙会中,规模较大的有凯里舟溪春节芦笙会、黄平谷陇九月芦笙会、雷山西江苗年芦笙会等。

  凯里舟溪春节芦笙会每年农历正月16到20日举行,历时四天,人数多时达五万余人,波及凯里、丹寨、麻江、雷山、台江、黄平、麻江等市县。20世纪80年代以后,舟溪芦笙会还增加了球赛、赛跑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成为民族团结的盛会。

  谷陇九月芦笙会于每年农历9月27日到9月29日在黄平县谷陇镇谷陇大寨举行,规模约三、四万人。活动有赛芦笙、斗牛、赛马、赛歌、球赛、斗鸟、游方等内容,是苗族传统的男女青年自由社交恋爱的活动之一。赛马一般以分组赛进行,每组前二名进入复赛,最后决赛决出名次。斗牛一般采取自愿的原则,牛主双方的牛身架的大小、牛角的宽窄等方面大致相等的即可放斗,一般以拉脚解脱。

  雷山西江苗年芦笙会每年于过苗年“大年”时举行,规模约3万人,持续3天时间,除跳芦笙、踩铜鼓外,尚有游方活动和现代体育项目的比赛。此外,其余各地的芦笙会规模在几百人至上万人不等,时间不尽相同,但内容大同小异。

  “三月坡”是境内苗族春季传统节日集会的高潮。境内著名的“三月坡”集会有雷山望丰五岔路坡会、施秉白洗坡会、镇远京堡高跃坡会、雷山大塘三月坡会等。三月坡集会一般在农历三月上中旬举行,其中规模较大的是雷山望丰五岔路三月坡集会和黄平白堡坡三月坡集会,规模3万人以上。雷山望丰五岔路三月坡集会,是一个苗族男女青年公开社交、自由恋爱的集会,苗族称为“游养”(意为游坡),于每年农历三月第一、第二、第三个午日举行,连续三次,每次一天。以第二个午日最为热闹,人数多时可达5万余人。雷山、丹寨、凯里等县市各族男女青年数万人参加。镇远京堡的高跃坡集会是苗族三月坡会集会中带有地方色彩的集会。每当笙歌踩鼓热闹之际,身穿五彩衣裙,头戴银花凤冠的苗家姑娘将精心制作的花手巾向自己所喜欢的男青年们投去,男青年们接到手巾后,将糖果、丝线等物包在花帕里向姑娘们投去,你来我往,引起阵阵笑语欢歌。

  四月八是苗族传统节日集会之一,境内过节并举行较盛大集会的有黄平飞云洞、麻江重益坡等处。黄平飞云崖“四月八”集会是以苗族为主,汉族和其他民族参加的盛大集会。会期三天,规模约5万人左右,活动内容有对歌、斗雀、赛马、吹芦笙、跳芦笙等。会期,这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芦笙尽情欢奏,苗家儿女踩笙漫舞。赛马道上马蹄得得,欢声雷动;斗雀场里画眉争鸣,婉转动听。四月八这天,家家户户禁役耕牛并煮上好糯米稀饭喂牛以示谢意。

  “香炉山坡会”是凯里市苗族比较隆重的集会,于每年农历6月19日举行,是苗族爬山活动和男女青年公开社交、自由恋爱的集会。主要活动是“游方”和对歌,规模在2万人以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各族男女青年参加到这项集会中去,中外采风的学者和游客亦慕名而来,该集会成了反映凯里地区社会文化的一个窗口。

  民间文艺 苗族民间文艺是苗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集中的部分,包括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艺术两大类。

  民间文学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都是口头传承,苗族的民间文学实际上是民间口头文学,体裁有散文体的传说故事、韵文体的诗歌、骈文体的《贾》、《理词》和说唱体的说唱文学。

  传说故事是苗族口头文学的基石,有远古时期的传说故事主、中古时期传说故事、近代的传说故事等。

  远古神话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对宇宙的万事万物的起源作了幼稚的回答,是苗族先民们对大自然朴素的唯物的认识和对某些自然现象的臆测和解释。关于天地日月形成的神话有《开天劈地》、《打柱撑天》等;关于物种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潭的神话有《枫木的传说》、《乖狗上天取粮种》等;关于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的神话有《铸造日月》、《公鸡请日月》、《桑扎射日》、《姜央斗雷公》、《聪明的哥耶》、《看谁最聪明》、《老岩打虎》、《故王斗恶龙》、《当木鼓敲响起来的时候》等等。

  中古的传说所反映的内容从远古时期的反映人同自然力的关系转到反映社会的生产斗争、婚姻、宗教、习俗、仪礼等各个方面。主要的传说故事有《芦笙是怎样吹起来的》、《俩兄弟与俩姊妹》、《九哥和珍福》、《螺蛳姑娘》、《立金和龙女》、《青蛙哥》、《仰欧瑟》、《三妹与蛇郎》、《葫芦妹》、《花葫芦》、《朵里的故事》、《树从小育》、《阿桑和阿瑙》、《蛇郎与阿宜》、《青蛙后生与三妹》、《哈氏三兄弟》、《老猎人与皇帝》、《猎人老当》、《磨朵翁吉》、《阿秀王》、《兄弟斗土皇帝》等名篇。

  近代社会以后,苗族的传说故事大部分都明确的反映了近代社会的历史现实。这一时期的传说有起义斗争的故事,有嘲弄和打击地主阶级及其他剥削压迫者的故事,有反帝斗争的故事,有褒善贬恶的故事,有爱情故事等。反映张秀眉起义斗争的有《张秀眉是白虎星变的》、《三箩泥巴》、《支援刘白号》、《包大肚的传说》、《务姆戌》、《张秀眉的神马》等,反抗地主阶级及其他压迫剥削者的传说故事主要有《两兄弟与财主》《果罗扪》、《聪明的长工》、《聪明的小孩》、《龙格》、《榜蒿》、《宝班的故事》等。

  苗族民间流传的动物故事,透过种种奇幻的情节和美妙的境界,形象地表现现实,给孩子的美的享受,启迪他们的聪明和智慧,教育他们真诚、勇敢、爱善良、憎邪恶。主要有《为妈妈报仇》、《放鸭姑娘》、《山羊和老虎》、《久博滴和老虎》、《公鸡的鸡冠为什么是红的》、《小牛和老虎》、《野猫为什么要拖鸡》、《聪明勇敢的七妹》等等。

  现代传说故事主要是歌颂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及领袖的作品。黔东南流传的有《一件绒衣》、《红军树》、《苗家老人保标语》、《猪食盆里出银元》等。

  苗族诗歌是押调的韵文。“押调”即在一首韵文中,不讲求韵脚的和谐,而是要求声调的和谐,这是苗族诗歌的独特的现象。苗族诗歌按其形式和内容,可分为创世纪史诗、叙事诗、情歌、苦歌、酒歌、劳动生产歌、节气歌、童瑶等等类型。

  《苗族古歌》是流传在黔东南苗族地区以口传心记为传承手段,以全体民众为传承载体,以盘问对唱为媒介的集苗族世界观、社会观、宗教观、伦理观、价值观、法制观、审美观和编年史为一体的大百科全书式的创世纪史诗,用生动的形象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强烈愿望。《苗族古歌》包括《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四组。

  叙事诗是苗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有英雄叙事诗和爱情叙事诗两类。英雄叙事诗主要反映近代社会的内容,爱情叙事诗反映的是古、近代社会的内容。叙事诗的特点是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历史地、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苗族近代长篇英雄叙事诗《张秀眉之歌》是一部描写咸同年间张秀眉领导的黔东南苗族农民大起义的真实历史故事的长篇英雄叙事诗,也是苗族人民斗争的一幕壮烈的悲剧。苗族爱情叙事诗很丰富。流传最广、影响较大的有《阿荣和略岗》、《仰欧瑟》、《岗妮嘎养荣》、《蔓朵多蔓笃》、《乔娥与金丹》、《久宜和欧金》等。

  情歌是苗族歌谣中的精华,苗语称为“游方歌”,有热情奔放、抒情的“见面歌’、“青春歌”、“单身歌”、“相恋歌”、“成婚歌”,也有“逃婚歌”、“离婚歌”等表达追求婚姻自由思想的情歌和爱情叙事诗,多为押调的五言诗和七言诗,抑或有叠句歌、长短句等不同形式。

  对唱情歌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形式。一般男女青年初初见面时,往往通过自己的歌声来探询对方。这种探询由于双方都还陌生,歌词比较娓婉,显示了青年男女之间还未熟悉的那种曲折、复杂性的心情。“啊!我们好好地住在我们的家乡,你们好好地住在你们的村庄,远方的客人,是什么缘故使你们走这远的夜路,来打搅我们安静的地方?”这是女青年对新来乍到的男青年的礼貌的询问,“啊!聪明的姑娘,你们好好地住在你们的家乡,我们好好地住在我们的村庄,就因为你们美丽的芳名,使我们不辟劳苦走夜路,为的是想来和你们游方”,这是男青年机智的回答。这样的问答含蓄娓婉,饶有风趣。在游方场上,女青年问男青年来自何方时用“哪个山沟流出的泉水哟,哪个山坡出的太阳?哪个寨子来的情哥哟,你们涉过哪条河、渡过哪条江?”来探试,男方用“南山沟涌出来的泉水哟,东边坡出来的太阳,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哟,我们渡过了无数条江。只因为我们的村子太荒凉哟,我们家住的房子太破烂,我们本想告诉你们哟,就怕人不出名妹不知”来委婉回答,显得谦虚和风趣幽默。在这种对唱中,彼此萌发了爱情的种子,进而唱出对对方赞美歌。“赞美歌”拉近了双方的感情距离,“相爱歌”道出了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的坚贞:“金锁银链,拴不住我俩爱情的翅膀;黑日夜雾,挡不住我俩前进的脚步;不停的雨点,打不湿我俩的爱情;我俩的爱情啊,金银财宝买不上! ”这样深情的歌词,分别唱出了相恋中的男女青年的心理写照,道出了海誓山盟:“别人走我们不走啊! 别人离我们不离,要我们分离啊,要等清水江的水干,牧童在江心捉鱼,捉尽江中的虾,要离我们再离啊,要分我们再分。”这些情歌用比、兴手法,形象地刻画了苗族男女青年纯朴、真挚的爱情,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劳动生产歌是苗族于春种秋收、农林渔牧、纺纱织布、挑花刺绣、季节气候等劳动生产和节令气候的诗歌。流传较广的有《酒药歌》、《造酒歌》、《造屋歌》、《种棉歌》、《活路歌》、《春季歌》、《冬季歌》、《种麻歌》等等。

  酒礼歌是在酒席上相互劝酒助兴、谢酬酒席的礼节性的歌,通过丰富的想象,以比、兴的手法,经过夸张的赞誉来反映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一种幻想,表现苗族人民纯朴好客和尊敬老人的美德。

  婚姻歌是以唱述婚姻仪式和习俗,追述婚姻的起源和婚姻制度的变革,反映青年妇女被迫出嫁的痛苦的生活等为主要内容的歌谣,多数为叙事体,亦有抒情体的。婚姻歌主要有《木刻开亲》、《择日开亲歌》、《大客歌》、《打扮歌》、《亲戚歌》、《由嫁男到嫁女》、《送亲歌》、《姊妹歌》等等。《大客歌》唱述了苗族姑娘出嫁的过程,表现了苗族的婚姻习俗。《刻木开亲》、《择日开亲》、《由嫁男到嫁女》等歌追述了苗族婚姻制度的变革情况,有历史价值。《姊妹歌》长达两千多行,是出嫁的女子与兄弟、嫂嫂进行的辩论性对唱的歌,反映了苗族社会历史上由原始社会的母权制向父权制社会过渡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贾》、《理词》和《议榔词》是苗族民间文学的重要内容,在苗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贾”为苗语的音译,是流传于丹寨、凯里、雷山、台江、麻江等地内容庞杂、规模巨大的“法典”,它把几十个古歌故事汇集起来,经过一番剪裁,形成统一的整体,贯穿着古今各种事物,包括了鬼神、天地、日月星辰、干种万物、人类、民族的来源和有关的生产生活斗争、社会制度的变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来源等,许多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制度都可以在里面找到根源。《贾》有五言句和七言句两种不同的类型,长的有一万三千多行,短的有五千多行。《贾》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古诗的原件,而是经过一番集中和概括的艺术加工,使选入的故事比原作更为饱满,描绘人物也更为生动,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贾》由一个或几个典故构成一个段落,称为“一道贾”,由数“道”贾构成一部《贾》。常见的有十二道、二十四道、三十六道、四十八道等几种版本。《贾》讲究对仗,不讲究押调,对仗一般规律为同类事物对应、词性对应,极少出现不同类别事物和不同词性间对应现象。

  《理词》苗语称为“离”,是理老在调解纠纷的依据“贾”的准则衍生出来的有固定的格式的辩论言论和判词。例如有丈夫嫌妻子不好,女家请理老与男家讲理,有这样一段理词:“我和你家开亲,我和你家结戚,烧火只烧一个灶,开亲只开一处,客也喜欢,主也乐意,才用牛祭祖,才嫁女到你家。来了三周岁,到了三周年,公公做雷公打包谷,婆婆做暴风吹晒架;米不给我舂,水不给我挑,公公装耳聋,婆婆做黑脸。论情是你错,论理是你输,公公错了公公知道,婆婆错了婆婆明白。”是非辩明以后,理老作出判词:“公公不该做雷公打包谷,婆婆不该做暴风吹晒架;公公不该装耳聋,婆婆不该做黑脸,论理是你输,论情是你错。好马也有失蹄,走路亦会岔道,公公给媳妇赔个礼,婆婆给媳妇道个歉,赔个礼事就完,道个歉纠纷就了。现在,水已往东流,纠纷已埋地下,我们说了就了,我们说完就完。假如有人自作聪明,有人自充好汉,吹动芦笙,敲响铜鼓,我们四五个理老,穿一条裤,走一条路,用下河网鱼的方法,用上山撵兽的手段,推他下悬岩,推他下深谷,痛,他才知道厉害,死,纠纷才不会发生。”“离”的开头和结尾有固定的格式,中间部分可根据案例的不同类型临场发挥,不讲究押调,只讲究对仗,极少出现不对仗的片断。

  “议榔词”是苗族社会中的维护社会秩序与公私利益而由若干个寨子联合起来商议、制定的共同遵守的某种公约,是大家应守的规章制度的口头文学体载,是公众共同意志的表现。“议榔词”基本上是长短句,有维护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议榔词》,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的《议榔词》等内容,对维护苗族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口头说唱文学苗语称“嘎百福歌”,意为“成片圈套的歌”,以传说故事为主,在重要情节上运用概括力较强的诗歌,形成开头结尾是散文,中间是韵文和散文夹杂,有说有唱的文学体裁,具有完整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点,具有讽刺文学的特色,内容也就充满现实生活气息,深受苗族人民欢迎。就其题材来分,《嘎百福歌》主要是反映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问题的作品,其它社会问题,也往往采用爱情和婚姻的题材。反映爱情婚姻问题的作品中,就其内容又可分为反对包办婚姻、宣扬婚姻自主,嘲笑和讽刺嫌贫爱富思想和庸俗虚伪的爱情等主题。代表性的作品有《榜藏农》、《娣井琛》、《娥兰农》、《珠里》、《力秀登鲁和傍藏农》、《阿榜》、《播翁勇和谷纪妮》、《宜金里和榜姜蓉》、《妮葆香》、《纪帕荣》、《娥尼和久金》、《娥央由和丘故丢》、《谷凉莉和波往波、江往江》、《榜姬黎和久搏弓》、《榜娥和耶南利》、《恭旦伟和榜纠尤》、《香嘎里和谷久芹》、《久金昂和榜金蓉》等。

  民间艺术 苗族的民间艺术有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几大类。

  苗族音乐按其形式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每一类又有各种不同的调式,反映不同的内容。

  苗族声乐有“飞歌”、“游方歌”、“多声部情歌”、“古歌”、“酒歌”、“嘎百福歌”、“大歌”、“龙船歌”等。

  “飞歌”是黔东南苗族声乐的瑰宝,音调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曲调有二十余种,调式不一,各有特点,但共性也很突出。格调上,基本都是高亢激昂的,其曲调结构多为A、B二段体。A段即歌头,往往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自由,舒缓而宽广;B段收尾,节奏鲜明、活泼有跳跃感,在结束前,常以渐慢速度作拖腔,与A段的自由节奏相呼应,形成完整的曲调。“飞歌”曲调以台江飞歌为最典型。“飞歌”情调开朗、曲调流畅、手法洗炼、用音单纯、曲式完整,体现了苗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的真挚自然的流露。

  “游方歌”即情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在“游方场”上用以交流思想、倾诉爱慕思恋之情的曲调。比较简单的是一段体曲式即一句乐曲作无限反复,只在结束时才加上一至二小节用前词唱的尾声收尾的曲式。“游方歌”中,曲调最优美的要算凯里、雷山、台江接壤地带的“游方歌”。这种曲式结构多为A、B二段体。A段为主体,低回委婉,优美动听,旋律进行像歌剧中的“宣叙调”;B段为歌尾,速度较为明快,近似于歌剧中的“咏叹调”,结束时速度缓慢、节拍自由与A段相呼应,演唱时讲究强弱起伏,均用假嗓、气息深厚、音量轻柔、表达入微的感情。苗族“游方歌”最具艺术价值的是台江反排地区的“多声部合唱情歌”,以旋律基本相同的男女两个声部先后对唱,只是在女声部承接男声部时形成和声的演唱形式,具有鲜明的苗族特点。

  “古歌”、“酒歌”是苗族人民生活中常见的民歌体裁。时逢佳节或婚姻喜庆酒晏,人们常用酒歌来祝福酬谢;席间酒后,老人们往往用酒歌曲调来传唱历史、歌颂民族英雄和祖宗的业绩。酒歌曲调旋律起伏不大,庄重严肃,带朗诵风格,常常是一个章句的无限反复,仅因歌词调值不同而稍有变化。

  器乐是苗族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黔东南地区主要是芦笙曲。芦笙曲调很多,并且每一种服饰类型都有完整而独立的曲调内容。就其体裁来说,可分为舞曲、吹歌、礼乐三类。

  舞曲是一种纯舞曲,节奏有三步、五步、七步的。既有粗犷豪放的“斗打角”舞曲,也有优美抒情的“河虾舞”、“锦鸡舞”等;有庄重的铜鼓舞曲,也有活泼欢快的《秧歌》调式。“吹歌”是一种带有歌词的舞曲,不但与舞蹈紧密结合,而且曲调与当地的苗族语言极为吻合,有固定内容,芦笙一吹,人们就能听懂它的内容。“礼乐”是在举行婚礼或葬礼、祭祀祖先时演奏的曲子。迎亲的曲子欢快活泼,热烈奔放,祭祀的曲子庄重肃穆,气氛深沉。苗族芦笙曲和音多以四、五度和弦居多。

  苗族乐器有管乐、絃乐和打击乐三类。

  苗族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

  芦笙是苗族人民最常用的一种簧管吹奏的民间多声部音乐乐器,由六根长短不一,内装大小不同的铜簧片的竹管开有音孔,吹奏时只需按其音孔就可产生不同音响效果,形成和音、和弦。苗族芦笙有四类,其一为“排笙(也称套芦笙)”;其二是由两支音阶相差一个八度的大、小芦笙组成的母子芦笙;其三是由一对音质、音量、音阶完全一致的芦笙组成的对芦笙(也称齐奏芦笙);其四是由高中、低音阶相差各一个八度的三支芦笙和九至十五支莽筒组成的莽筒芦笙。芒筒是伴奏乐器,将树干挖空或楠竹做成筒,内装一根带有簧片的竹管,使用时吹奏竹管,靠筒内的共鸣和音伴奏,声音低沉宏亮,雄沉深厚。一支莽筒只有一个音,不能吹奏曲调。

  夜箫、姊妹箫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之别。五音孔夜箫有簧,音质柔和纤细,柔情,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吹奏的乐器。横笛也是地区性乐器,有五音孔和六音孔,七音孔之分,音质清脆响亮,是青年男女传递感情的媒介物。

  黔东南苗族弦乐乐器主要是“古瓢琴”。“古瓢琴”流行于丹寨县排调一带,是民间古老的乐器,状如半边葫芦瓢,故称“古瓢琴”。该琴将一泡桐木削成半边葫芦状,挖空后另削一块薄木板盖住,着两根牛筋弦,安一码头,弓为马尾丝或棕丝,用左手按弦,右手推弓,音质流雄浑厚,为男女青年对歌时伴奏或跳舞用。

  苗族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其形状不仅苗族各地相同且与其他民族相同。黔东南苗族铜鼓属麻江型,鼓面为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刻有蛙、龟、牛、马等主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打击时,常以小木桶于鼓背助音,其音质雄浑深厚,锐耳圆润,传声甚远。木鼓各地式样不同,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尺许小的只有四五寸,长约五尺,短约一尺,将树干挖空后两头蒙以牛皮而成,作为祖先的象征,无故不能乱动。

  芦笙舞是黔东南苗族最普及的舞蹈,男女老少都会,并由此而形成苗族人民独特的生活美学观念。“芦笙舞”舞步为三步、五步或七步。舞场上,姑娘们头戴闪闪发光韵银角,洁白的银花、身穿缀满锒饰的盛装,随着舞曲的变换而整齐地内外翻动,给一种在态度、庄重、整齐感。现代“芦笙舞”,则揉进了汉族的“秧歌舞”、“花灯舞”、“采茶舞”等舞蹈。

  “古瓢舞”是流行于丹寨县雅灰地区、榕江兴华地区和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地区苗族村寨中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舞步为一步一顿,两手悬垂于腰侧,随舞步上下插动。舞场以拉古瓢琴者为中心,女,陛围于内圈,男性围于外圈,边歌边舞。舞步单一而舒缓,配以女性盛装,显得古朴、典雅而大方。

  “踩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伴奏的乐器为铜鼓和木鼓。舞者一般围成圈,内圈女性,中心置一大鼓,由二人手持鼓棒击鼓,舞者面向圈内,随鼓点节奏缓慢,变换不同的舞步,双手自然摆动,闻鼓而舞。鼓点节奏多为3/4拍或6/8拍,显得欢快、轻松、活泼,表现了苗族人民节日祭祀祖先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著名的“反排木鼓舞”是苗族“踩鼓舞”的精品,动作粗犷豪迈,闻名遐迩,每有重大节日俯,千人竞舞,确有一种气吞山河的气概,是“娱神”的主要舞种;皮鼓节奏明快,舞姿奔放潇洒,是“娱人”的主要舞蹈;铜鼓舞节奏抒缓,庄严肃穆,是“人”、“神”俱娱的舞蹈,每有重大集会,铜鼓舞是不可少的节目;芦笙舞节奏欢快热烈,舞步变化繁多,是娱人的主要舞种,是苗乡过年过节的传统保留节目。

  “板凳舞”是苗族纯自娱性酒后热情奔放的、寓体育运动于舞蹈的形式之一。由一人或数人持板凳相击为鼓点,众人围于外而舞。鼓点多采用3/4拍节奏,众人时而聚拢,时而散卉,且舞蹈动作较大,显得粗犷、豪放、激扬,表现了苗族人民豪放、热情好客的气质。

  民间工艺美术 服饰工艺美术是苗族主要的民间工艺,有挑花、刺绣、织花、蜡染等几类。苗族的民族民间服饰工艺美术品美观大方,生动活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风格。苗族的挑花工艺历史悠久。挑花的工艺特点是不事先取样,随手挑刺,反挑正取。图案多为花鸟和几何矩形,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颜色多为大红、粉红、翠绿、黄、青、白等,其中以大红和净白为主,间以其他颜色。图案和色彩各地虽有差异,但一般都具有鲜明、朴实、大方的特点。刺绣是苗族的一项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苗族女性一般七、八岁即开始学习刺绣,一生中要有四、五十年时间进行刺绣。刺绣一般先剪花样贴在要绣的部位,以丝线作花,图案有花草、鸟兽、虫鱼、人物等,花样精细,色彩鲜明秀丽。刺绣手法有乎绣、缠绣、皱绣、挑绣、打子等,近年来已有部分妇女掌握了双面绣的技巧。花草图案重绿色,动物图案多用红色为主。织花是苗族传统工艺之一。妇女们用的花带,服饰的某些花块及某些部位的装饰,都是用织成的花带缀连的。织花的方法是直接在织机上数着纱按花样织出来,图案多为几何图形,间或有花草、虫鱼、鸟兽,色彩素净、大方。蜡染是苗族历史最悠久的手工艺品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据有关文献记载,苗族在宋代就曾以蜡染作为“贡布”出现在京城。蜡染从设计、构图到制作成品,都是出自妇女之手,图案简洁、流畅,颜色素净、淡雅。此外,苗族还有装饰类工艺、实用工艺。

  宗教信仰 苗族原始宗教包括宇宙神灵观念、万物有灵观念、灵魂不灭观念、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人造物崇拜等内容。信仰文化是苗族纯精神世界的文化,包括宇宙神灵观念,万物有灵观念,灵魂不灭观念(祖先崇拜观念)三个亚文化单元组成。信仰文化是精神世界的主要载体,又是精神生活的依托和归属。

  将孩子抱到奇异的岩石下拜祭,拜奇石为“岩妈”,祈求奇岩异石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寻古树给孩子当树爹,庇护孩子强身健体是黔东南苗族特有的习俗。拜祭以后,在家里放一“岩妈”或“树爹”牌位,逢年过节祭以鸡、鸭、鱼、蛋,常年香火不绝。苗族还有把村寨旁边的大树、奇山异石、溶洞等自然物视为“保护神”的习俗,不准任何人砍伐、破坏,逢年过节,人们祭以香火钱纸,美酒佳肴,以祈其保佑。

  人造物崇拜也是境内苗族特有的习俗,对象有水井、桥、建筑物等。新年第一天挑水时,每个抬水的人都要给水井神烧3柱香,烧3张纸钱,以祈其保佑一年平安,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每家每户都要将彩纸扎成各色花圈插在桥头两边和桥头菩萨前敬上酒、烛、香,烧上数十张纸钱,将桥修补好的“敬桥”是人造物崇拜的主要形式。

  侗族

  生息在黔东南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的侗族人民,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依靠集体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以鼓楼、花桥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无伴奏、无指挥、多声部支声复调演唱的侗族大歌为代表的精品音乐文化,以琵琶谈唱、侗戏表演为代表的曲艺文化,以“侗款”典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文化,以“祭萨”活动为主的祭祀文化,以“蛋浆亮布”为标识的服饰文化,以腌鱼、腌肉、羊瘪、油茶等为嗜食风味的饮食文化,以“芦笙会”、“赶歌场”、“过侗年”等内容丰富的节日集会文化和以“吃相思”、“行歌坐夜”等形式多样的社交习俗文化等文化形态。

  人口分布 黔东南是全国侗族较大聚居区, 2008年,黔东南侗族人口为141.63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31.85%。全州16个县市都有侗族分布,主要聚居在黎平、天柱、从江、榕江、锦屏、三穗等县。其中,黎平县有侗族36.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1.42%,分布在全县26个乡镇;天柱县有侗族28.08万人,占全县总人的67.64%,分布在全县16个乡镇;从江县侗族13.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0.8%,分布在丙妹镇、高增乡、谷平乡、贯洞镇、洛香镇、庆云乡、下江镇、宰便镇、加榜乡、秀塘乡、西山镇、斗里乡、翠里乡、往洞乡等乡镇;榕江侗族人口12.91万人,占全县总人的38.6%,主要分布在古州镇、忠诚镇、平永镇、平江乡、仁里乡、寨蒿镇、崇义镇、栽麻乡、乐里镇、平阳乡、八开乡、朗洞镇、三江乡等乡镇;锦屏县侗族11.36万人,占总人口的50.08%,主要分布在三江、茅坪、敦寨、启蒙、平秋、平略、铜鼓、大同乡、钟灵乡、隆里乡、新化乡、固本乡、河口乡、彦洞乡等乡镇;三穗县有侗族10.8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50.09%,主要分布在八弓镇、台烈镇、瓦寨镇、桐林镇、雪洞镇、滚马乡、长吉乡、款场乡、良上乡等乡镇;镇远县有侗族9.13万人,占全县总人的34.92%,分别分布在舞阳镇、蕉溪镇、青溪镇、羊坪镇、报京乡等乡镇;剑河县有侗族人口8.49万人,占全县总人的34.4%,分布在城关镇等乡镇;岑巩县有侗族8万人,占全县总人的35.57%,分布在城关镇、羊桥等乡镇。此外,凯里市、雷山、施秉、黄平等县有少量侗族分布。

  语言文字 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北部方言通行于境内的天柱、剑河、三穗和锦屏;南部方言通行于境内的黎平、榕江、从江、镇远。方言之间内部的一致性较大,同源词占71.7%,非同源词占28.3%。其中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占36.8%;语音不同但符合对应规律的占33.3%。境内每个方言区各有三个土语区。南部方言第一土语区包括榕江、锦屏(启蒙)的侗语;第二土语区包括黎平、从江的侗语;第三土语区为镇远报京的侗语。北部方言第一土语区包括天柱的石洞、锦屏的九寨、三穗、剑河的侗语;第二土语区是天柱注溪侗语;第三土语为锦屏大同侗语。两大方言的语言、词汇、语法基本相同。南部方言内部差异不大,任何两个土语区都能流畅地对话;北部方言内部同源词达80.1%。

  侗语的语音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有“韵母+声调”和“声母+韵母+声调”两种结构方式。侗语声母一般是由辅音组成,分基本声母、腭化声母、唇化声母三种。

  侗语的词汇可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两类。单音节词是侗语词汇的核心。侗语的合成词大多数是由单音词做词根或前或后附加成分构造新词。复音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合起来表示一个单纯的概念。侗语词汇有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反义词等等。在侗语词汇中,侗汉同源词和汉语借词较多。汉语借词可分为老借词和新借词两种,借入的方式有全借、转借、半借半译。总的趋势是一般靠近城镇、交通沿线借词成分大,高山边远地区借词成分较少,北部方言的借词比南部方言多。

  侗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能单独作为句子;虚词是代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即实词与虚词之间的关系,只具有语法意义,而不能表达实际意义。有名词、动词、代词、数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声貌词、介词、连词、助词、感叹词。词组大致可分为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动宾词组、补充词组几类型。

  侗语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其中主语和谓语、宾语是构成侗语句子的基本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是附加成分。句子有单句和复句。从形式分,侗语的单句可分为完全句、省略句和不完全句三种。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结合起来构成的句子,侗语复句有并列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种。从内容来分,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但一些侗族的民间能人如侗巫师、戏师、歌师就己懂得借助汉字记音的方法编成“占卜通书”、编戏编歌或传戏传歌的抄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于1957年12月底制定出了以侗族南部方言为基础语言,以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江章鲁话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表音《侗文方案》(草案)。1958年8月在贵阳召开的“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上通过,并于1958年10月经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试验推行。

  《侗文方案》由字母、声母、韵母和声调四部分构成。 侗文字母有26个,声母共有32个,韵母共有62个,其中12个韵母专用于现代汉语借词。本民族固有韵母50个。 侗语有9个声调,即:一调55调.二调35调,三调11调,四调323调,五调13调.六调31调,七调53调,八调453调,九调33调。

  婚姻家庭 境内的侗族婚姻为从夫居一夫一妻制,同宗不能通婚,姨表不婚。原来规定同姓同村不通婚,后因女方远嫁他乡造成婚姻磨难重重等原因,实行破姓开亲,同姓同村可开亲。侗族历史上盛行姑舅表婚,即姑妈家的女儿必须嫁给舅家的男孩为妻,俗称“还娘头”,舅家儿子有优先选择表妹的权利。历史上侗族实行族内婚,允许离婚。侗族古俗离婚非常简单,若女方决意离婚,则挑一挑水到男方家,对婆母说:“姑妈,以后我不能来服侍你老人家了”;若男方要求离婚,则担一挑柴到女方家说:“望妹另找好人家吧”就算解除婚约。离婚后的男女双方均可再娶、再嫁。

  侗族家庭为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家庭多由父亲或成年男性主持。家庭男性成员从事农耕生产和林业生产,女性成员负责棉花的耕种、纺织和饮食生活的安排。侗族的财产继承儿子有较大的继承权,女儿有部分继承权。祖宗遗留的田地、山林、宅基地、生产工具、房屋等不动产一般归儿子继承,布匹、首饰及存放衣物的家俱等一般归女儿继承。

  侗族亲属制度有自己的特点,在其亲属称谓中,同一名辞可以称呼关系不同的亲属,属于类别式亲属称谓。己身上三代下三代有专用名词,与这七个辈份称谓相对应的有七个姻亲方面的称谓。

  侗族家族与宗族是联在一起的血缘组织。一个宗族多为一个姓氏,一个姓氏又可以是几个宗族,有的侗族地区称之为“斗”。每一个宗族是一个祖父所生的后代,宗族内不通婚。在“斗”之下又分为若干个家族,侗语称为“高”,是由祖先分下来的各个支系。这些支系有的有十几户,有的只有五六户。侗族各宗族之间可以通婚,一个宗族之下的各家族一般与本寨另一宗族之下的各家族多结成姻亲关系。

  社会制度 “寨老”是侗族内部基本的社会制度之一。“寨老”是侗族村寨的自然领袖。一个寨子一般有几个德高望重的寨老。寨老的产生属于自然形成,主要职责是处理本寨内部事务以及与外寨的关系,即负责主持制定维护村寨社区社会治安、公私财产伦理道德的乡规民约,主持召开村民大会制栽违背村规民约的人和事,调处村民内宗族之间纠纷,代表本村寨调处与邻村寨之间的矛盾和纠纷。鼓楼是议定本寨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关事宜的场所,过去有关战争、刑事、民事等案件都由寨老及罗汉头(青年领袖)召集全寨男性在鼓楼议定通过并实施。除了没有男性家长的家庭以外,女性一般是不参加鼓楼会议的。寨老不脱离生产,有事理事,没有奉禄,也没有特权。

  “罗汉头”是侗族村寨中人品好、英俊聪明、多才多艺、能说会道的男性青年领袖。罗汉头是本寨各种公益活动的带头人,负责主持各种盛大的娱乐活动,接待友邻村寨集体来访的歌队、戏班等事宜。罗汉头没有固定的报酬,随着年纪大儿女的长成而自然退出青年的群体之中。

  “传事”是侗族村寨专门递送信件,传达消息,打扫鼓楼,烧火、挑水以方便群众的专职人员,侗族称为“管脚”(gonhjoc)。凡村寨有重大公事需要与外村寨联系时,传事负责把信件送达对方,并把对方的信件(或口信)捎回本寨。需要召开全寨性的会议,传事负责通知各户集中于鼓楼参加会议,还负责每天鼓楼里的喝水供应以及打扫鼓楼内外,冬天还要在鼓楼里生火。鼓楼柴火不够时,传事要临时上山打柴。传事多是家庭比较贫困或年纪较大的单身男子担任,有照顾性质。

  侗款是侗族制度文化最集中的反映,是侗族以地域为纽带的村寨内部或村与村、寨与寨之间的地方联盟组织,即款组织。“款”有大、中、小之分。小款由一个或几个自然村寨组成,“款首”是自然领袖。“款”一般一年议一次,由各户户主参加,商讨款内有关事宜。款约多为保护农林生产、治安、防火等内容,共同遵守,无一例外,谁犯款规,照约赔罚。大款、中款为侗族局部地区的村寨联盟。侗款是侗族的“习惯法”,涉及到侗族人与人、人与社会、与家庭、与婚姻、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对于维护侗族社会内部的安定,强化道德观念和惩恶扬善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风俗习惯 侗族的风俗习惯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等几个方面。

  生产习俗。侗族围绕农业生产形成自己完整的习俗。每年初春各地都要由大家公推出来的“活路头”择吉日举行不同的“起活路”、“开秧门”等生产仪式。从江县“二千九”一带侗乡,男人们在大年初一早饭后上山去举行挖新土“造大田”、“砍新柴”农活开始仪式。“小满”后栽秧也要由活路头下田先栽几蔸秧,称为“开秧门”。锦屏九寨方圆三十里的侗乡,均以新年之后的第一个戊日第二天为“开工”日。肇兴侗寨于每年春耕开始,由寨老在封芦笙后的丑日鸡叫头遍就上山,先驾牛在自家田里犁上几犁,然后回到寨上通知人们下田。插秧时节寨老先到田中插上一根竹子,竹子上夹上几根香,几张纸钱,几根雄鸡的尾巴毛,在田中插上几行苗,回家时带一把秧苗甩到自家房顶上,俗称“开秧门”。共一个鼓楼的人,一看到寨老家房顶上有秧苗,就可以插秧了。锦屏、天柱一带,婴儿坠地,父母即栽杉树苗百株,待儿女长至十八岁,杉木业已成林,男婚女嫁,砍伐解决婚事费用,就是侗乡的“十八杉”。

  时令风俗。春节习俗大同小异,即房前屋后大扫除,杀年猪、酿酒打粑粑、贴春联、燃放鞭炮、除夕守夜、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打发“压岁钱”、正月间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舞狮玩灯等,元宵节备办酒肉家人再聚团圆,谓之过“大年”;二月二有染红蛋给小孩吃、祭香婆之俗;北部部分侗族地区春社“吃社饭”。南部部分侗族地区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人们在社日的前一天就已杀猪宰羊,请客办酒,过“赶社节”,畅饮到深夜。三月三镇远报京青年男女择偶定情讨葱蒜。清明节“挂清扫墓”祭祀祖先,祭土地公和桥梁、大树、悬崖等。

  四月八过“牛王节”,要喂牛吃白米饭、油茶、鸡蛋或酒等,禁役牛耕之俗;南部侗族地区四月八前后新郎邀约同伴去帮新娘种棉花过种棉节;四月八这天剑河小广一带青年男女在采桑劳动中进行定情求爱过采桑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粑、悬艾叶、挂菖蒲,小孩要洗药浴(艾叶、草蒲等草药熬水);六月初六翻晒衣被等,俗称“晒龙袍”;七月十三至十五过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要焚纸烧香燃烛“烧包”,用鱼祭祀祖先。

  生活习俗。侗族聚族而居,居住的村寨大的有近千户,小寨有数十家。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鼓楼是建筑于侗族村寨中的一种集楼、阁、亭于一体,形状与一株站立的杉树相似的攒尖顶、宝塔型、密檐式木结构建筑。鼓楼是侗族村寨或族姓的标志,是休息娱乐的场所,是接待宾客,举行文化活动的中心,是讲授民族历史、传唱民族歌谣的课堂。鼓楼内设有火塘,通常不断烟火。鼓楼既是侗族村寨的标志,也是侗族的象征,是侗族文化的象征。

  侗族的居民住房属于典型的山地干栏式木楼建筑。房屋分为高脚楼、吊脚楼、矮脚楼、平地楼等类型。高脚楼和吊脚楼是最为典型的干栏式木楼建筑,高脚楼一般立在坡脚或缓坡辟出的平地上,四面的立柱都立在同一个平面上,吊脚楼则建在斜坡面上,后半部直接架在坡地上,前半部则用木柱架空像是吊着的一根根柱子,形成前虚后实的楼房,故而称为“吊脚楼”。矮脚楼和平地楼多分布在北部侗族地区或者靠近城镇的南部侗族地区。矮脚楼是相对高脚楼而言,楼距地面一般为二尺左右,主要功能是防潮。平地楼是直接立在平缓地上的楼房,一般以一层为主。北部方言地区的平地楼,亦称平房,大门开于正中,进门正间为堂屋,堂屋正壁设神龛,供祖宗牌位,左右间为寝室,堂屋内侧为“火铺间”,靠板壁的内侧摆放着一个高出地面尺许,三面嵌木板的四方形“火铺台”,在“火铺台”偏外侧以砖泥垒成的烧火处称“火塘”,“火塘”正中置有一个固定的铁制三角架,用于炊事。橱柜嵌于壁内,火铺间为炊事、用餐和冬季烤火、招待宾客的主要生活处所。

  在南部侗族村寨周围的水塘上或溪涧边上或村头寨尾的大路边,修建有一幢幢小巧玲珑的类似亭子或水榭的建筑是侗族的禾仓。南部侗族村寨的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侗乡特有的禾晾。禾晾的结构简单,以一根长杉木对锯两半,分别凿上相等距离的如碗口大小的孔,并以长栏木横穿入孔中,各距丈余处相对竖立,形成“天梯”之状,然后再以几根斜柱支撑稳固即成一架禾晾。

  侗族传统饮食品种多,风味别具,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侗族主食有稻米和杂粮。稻米有籼稻和糯稻,一般北部方言地区以籼米(大米)为主,南部方言地区以糯米为主。杂粮有玉米、小米、高梁、红薯、洋芋、黄豆等。副食有肉食和蔬菜两类。肉食以猪肉为主,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鹅肉、狗肉、鱼、野生动物以及禽蛋及制品。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韭菜、广菜、莲花白菜、窝笋菜、窝苣菜、芹菜、红汉菜、嫩笋竹、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南瓜、丝瓜及姜豆、四季豆等时鲜蔬菜。侗族副食中,豆制品和菜制品以及调味品亦占一定比重。豆制品有豆腐、干豆豉、豆芽等;菜制品有酸盐菜、糟辣等。

  烧鱼(即烤鱼)、“红肉”、“牛瘪”和“羊瘪”是南部方言区侗族的传统风味佳肴。牛瘪肉是取其胃里未消化的草汁经过特殊烧制后成牛瘪汁,用其汁加入五香、薄荷、桔皮、食盐等佐料做成火锅汤边煮边放入牛肉烫着吃,其味妙不可言。牛瘪、羊瘪吸收百草溶剂,具有药效作用,现在已开发成为我州独具特色的民族名菜肴。“吃鱼生”是侗乡特有食俗,其味酸辣可口、健胃生津。油茶是南、北部侗族均喜食的家常食品,制作过程称为“打油茶”。打油茶要事先将“荫米”(晒干了的糯米饭粒)放入茶油锅内炸为米花,再炒花生、黄豆,然后将粘米、茶叶入锅拌合炒出糊焦味,即倒入适量的温水,加盐煮沸为茶汁。将米花、花生,黄豆等物盛入碗中冲以茶汁,再放入少许葱花,生姜粒、蒜末等佐料即可食用。侗家的油茶品种多样,还可依据自家的嗜好放入各种食品、蔬菜掺和着煮吃,风味各异。在北部侗族地区的一些侗寨,平时侗家吃的油茶主要是苞谷油茶、洋芋油茶等。

  侗族有“为嘿”、“为顶”、“行歌坐夜”等独具特色的社交习俗。“为嘿”南部侗族村寨之间一种盛大的集体结交、集体做客的结群交往活动。这种有“嘿”关系的两个村寨之间为了加深他们的友谊,双方商定每年农历正月间定期“为嘿”,即今年甲寨的全体男女老少去乙寨集体做客,明年乙寨的的全体男女老少到甲寨回访集体做客的集体结交活动。乙寨要到甲寨去“为嘿”,需事先去信,甲寨认为条件成熟,即可写回帖,一面作接客准备。客人到村口时,姑娘们用布匹等物拦住寨门唱“拦路歌”,双方对答后,放炮迎客,杀猪宰羊,盛情接待。这期间,开展对唱大歌、演戏、斗牛等活动。“为嘿”一般举行三至五天。当“为嘿”活动结束,客人要离去时,主寨上除了举行“拦路”表示挽留和欢送客人外,姑娘们每人赠送毛巾数条,用禾草包包起若干包糯米饭,饭内夹有腌鱼、腌肉,送给客人在途中做午餐;主寨还送一头小牛和一只小羊,给客人带去留做“尾巴”,以示今后继续往来。“为顶”是南部侗族村寨男女青年之间互相结伴走寨,互相探访,交友联谊的一种集体性的社交活动,亦叫“吃相思”。活动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间,一般都在七天以上。活动的程序与“为嘿”基本相同。

  行歌坐夜是侗族南部方言地区男女青年最为普遍的一种社交活动,供这种活动的场所叫“歌堂”,俗称“月堂”。每当夜晚来临,居住在附近几家的姑娘们聚集在“姑娘头”的家里,一起纺纱、做针线、唱歌或闲谈。这时本寨不同房族的青年后生或外寨来走寨的青年后生便三、五一伙地弹着琵琶(或拉着牛腿琴)来到姑娘们相聚的地方,对歌娱乐,以歌传情。双方你问我答直到深夜甚至黎明,形成了侗家的另一种对歌形式-歌堂对歌。已婚的后生和姑娘(未落夫家的)也可以进入“歌堂”“行歌坐夜”。

  此外,“爬窗探妹”是黎平、从江、榕江等南部地区一些侗族男女青年别具一格的社交方式,最负盛名的是榕江县七十二寨。每当夜深人静时,青年男子便架着木梯站在姑娘闺房窗外,隔窗和姑娘对歌,谈情说爱。经过无数次的闺窗夜话和情歌对唱后,双方由相识到相恋到相爱,最后互订终身。与“行歌坐夜”有所不同的是,“爬窗探妹”属半隐蔽式(需等姑娘父母睡下后进行)的社交方式。“玩山凉月”是北部侗族地区男女青年的社交、娱乐活动。玩山是男女青年在喜庆节日、劳动之余或赶场路上趁相见之机,男青年悄悄向女青年“约日子”,即约定某日在某处“花园”(一般是在离村寨不远的山坡、林间)见面。届时,男女青年各自邀约同伴,按时到“花园”做伴玩耍,谈情对歌。凉月是每当月明之夜,青年后生们来到姑娘住屋附近,吹起口哨,把姑娘从家里唤出来,双方在姑娘家附近的楼脚边或寨内的仓脚边或附近的大桥上谈情对歌,谓之“凉月”。

  婚姻习俗 侗族婚姻的缔结过程南部方言地区和北部方言地区各有其特色。

  青年男女通过“行歌坐月”由相识到互订终身之后,双方便暗中告诉最亲密的好友,作好嫁娶的准备。成亲吉日将到,新郎即带上一个好友于夜间悄悄将姑娘带到邻近的男伴家中。婚礼吉日一到,新郎便和他的好友将姑娘接进家里,当即告诉父母,设宴款待前来恭贺者,按正常婚仪举行婚庆,使婚姻得到社会的公认。婚后不久,新郎新娘必得回娘家“认亲”。但事前要先派人去娘家说情,得到岳父母应允后方可“认亲”。有的姑娘父母不允,直到小孩出世之后才背着孩子,挑上一坛酒、一头猪、三只鸭为赔罪礼,由几个好友、房族陪同去认外公、外婆。一行人在岳父母家欢宴,女方家族都来陪同,亲友们认可,婚事便圆满告成。

  男女双方经过“行歌坐夜”建立感情私订终身后,双方各自告诉自己的父母,男方父母便请媒人去说媒是“自由恋爱媒聘婚”,女方家若答应,就可举行“吃鸭”仪式,这是双方父母亲见面和承认婚约的仪式。新媳妇进门时,全家人都要回避,意即避免日后互生口角。新娘进门后,坐在新板凳上,由一位德高望重的的老人念婚礼词,祝夫妻和睦,子孙满堂,家庭兴旺。晚上的婚宴很简单,宰杀一两只鸭为肴,七八个人共进餐后,本寨新娘宴罢即归,娶外地的媳妇住上三天亦回娘家,是为“不落夫家”。

  “长辈主聘婚”是侗族的婚姻缔结形式。 这种婚姻的缔结全由父母作主有“说媒”、“订亲”、“成亲”等过程。经过媒人说妥后,双方通过“吃鸭”(南部方言地区)或“送篮子”(北部方言地区)仪式就算正式订婚了。之后,在举行婚礼之前,逢年过节时男方家的房族兄弟、家族姐妹或多或少都要挑上粑粑、糖果等礼物送到女方家。女方家则燃放鞭炮将之迎进家中,双方亲友共宴喜酒。

  南部方言地区的侗族结婚大多在春节期间举行。春节前后,新婚夫妇双方举行隆重的婚庆活动,大宴亲朋,这种活动“吃黑糯米饭”。婚庆这一天,小伙子们穿着一新,挑着红、黄、青、绿等各色糯米饭和猪肉、米酒,拥着新郎往丈人家走去。途中,被新娘的同伴们用草标、生产生活用具等作为障碍物堵住路口,与小伙子们唱起了“拦路歌”。一道道拦路关卡在一首首巧妙的对答歌声中被一一打开。来到了大门前,女方家响起迎客礼炮,众亲友出门把新郎和同伴迎进家中共宴。宴罢,新娘继续留在娘家,新郎一行担着衣服、头帕、侗锦和船形绣花钩鞋,在欢送的炮声中告辞。

  北部方言地区的三穗、天柱、锦屏、剑河等地的侗族婚姻的缔结程序一般要经过说媒、提亲(送小篮子)、订婚(送大篮子)、结婚四个阶段。男娶女嫁大多都在春节期间举行(剑河小广一带的侗族婚礼统一在农历十月第一个卯日集体举行,形成了“十月头卯迎新娘”的“嫁女节”)。接亲当晚,新娘要“哭嫁”,其女友都来“伴嫁”,唱“陪嫁歌”。在新娘哭嫁时,过去“玩山对歌”相识相爱如今却无缘成双的男情友悄悄地给姑娘送来礼物。这种道别礼在有些地方已演变成姑娘出嫁前夜,情友可来家中唱“伴嫁歌”的习惯。新娘由“引亲娘”领经堂屋时,全家人都要回避,新娘入新房后足不出门,饮食起居有专人伺侯,新娘由伴娘陪宿。第三天,新郎新娘抬一桌酒菜到娘家设宴,称为“转脚酒”,回来后,新郎家派一位姑娘引领新娘到井边,象征性地挑回三瓢水,俗称“看井”。

  喜庆习俗。侗族的喜庆风俗有各种婚庆和节庆、生儿育女庆贺等。侗族生儿育女的庆贺有“三朝酒”和“满月酒”形式。“三朝酒”是在婴儿诞生的第三天举行庆贺,是新生命正式进入人世间的仪式,南部地区称这种仪式为“庆三天”或“做婆婆”。这天凌晨,房族的男女聚于育婴家,宰猪牛,或杀鸡鸭,接待娘家女眷,外婆家女眷挑篮提篓,送米送布,或鸡蛋、银钱等等。主家接礼后,女眷们随即入房看望婴儿,后入席就餐。晚上,宴请娘家男子,称为“请外公”或“请舅舅”。男亲送的礼品为酒、米、首饰、钱钞等等。“满月酒”则是在婴孩生下来满月后的那天主家设宴感谢曾前来探望、祝福的亲朋好友及寨邻毗舍。南北方言地区婴儿满月后,母亲要先背抱婴儿回娘家后,才可以到寨上亲友邻舍家串门。

  丧葬习俗。 侗族将丧亡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两类。老人寿终、青壮年善死者,称为正常死亡,实行木棺土葬;凶死、产死、跌死、溺水死、被人杀死、麻疯病死、吊死等称为非正常死亡,实行火葬或火葬后再行简易土葬。有家族公墓的地区,正常死亡者才能进入公共墓地,非正常死亡者不能进入家族墓地安葬;未成活的婴幼儿死亡则用悬葬和水葬。

  土葬是侗族最普遍的葬习,南北方言地区老人正寝寿终称为“白喜”,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必须用厚木棺土葬。亡者临终,都要经过沐尸、断发、换衣,然后才入殓。入殓时,给死者口中含一碎银,也有的代以珠砂和玉石。北部地区对将临终的老人,必扶其坐于堂屋正中的椅子上,脚下踏着一斗谷子,以示其阴间有禾谷和保佑儿孙粮丰。沐尸所用的水必以香纸插于井边或投钱于井方能抬来,谓之“买水”。南部地区老人去世后,一切事务均由娘舅、母舅等亲戚办理,家族人一律不准挨边,有些村寨,家中的人甚至回避,用餐亦在亲戚家。在亡人入土之前,忌食肉荤菜肴,但可食鱼。

  出殡的仪式各地略异。南部地区出殡,由一巫师扛剑在棺前致词,众人方抬棺起步,途中不可落地。长子端插香烛置灵牌的米升在前,次子以下各秉一支大蜡跟随。棺木由众人拥抬,并以白布数匹牵引棺材前行。众房族、亲属皆送出门,妇女哭送半路即回。出柩时,有些地方家中留一至亲坐于火塘边,谓之“守家业”。垒好坟后,丧家发给每人一团糯米饭,一条腌鱼。晚上,宴请一应参与丧事者及送礼者。宴罢,丧家割猪腿肉给亲戚带回。若双方有适龄男女,从猪腿上割下小片肉,表示后代常结亲事,谓之“留亲”。众亲戚走后,留一至亲在火塘边彻一小灶,并将置灵牌的米升供于灶边,一月以后,由一亲戚半夜去摘三根芭茅草到坟边,“喊魂”,并将草带回靠在灵牌上。“喊魂”一路上忌逢行人,若碰着熟人亦不与其言语。

  南部方言地区的黎平、从江两县部分村寨有“停棺待葬”习俗。“停棺待葬”主要是因为亡人的生辰八字与死亡的年、月、日相克,在举行正常的葬仪后,将棺木抬上山放于指定的树林中,搭棚遮盖,不葬之入土,待推算出与亡人生辰八字相生的吉祥年份,再择日入土,另行安葬。如果是同一年龄中某人早亡,又没有合适的时间安葬,则要等这同一年龄人都丧亡后,才择吉日统一入土下葬。

  火葬是为非正常死亡葬俗。侗家古习认为“凶死”若不火化,以后难以投生。火化一般以木柴焚烧,有将亡人入棺后连棺火化和直接火化尸体两种方式。骨灰以木板制一小棺装殓下葬在指定的地点。

  服饰 侗族服饰分为男装和女装两类。

  女装。侗族妇女服饰大致可分为裤装、裙装两种类型,包括衣、裙、裤、鞋、发式、头巾和银首饰等。不同的类型中又有若干不同的款式。主要有从江、黎平“六洞”一带夏秋两季侗族妇女的服饰为对襟裙装,黎平的尚重、赖洞,榕江乐里七十二寨一带右衽大襟裙装式、榕江、从江都柳江沿岸、寨蒿河、平永河两岸,黎平新化、天府、坝寨、洪洲一带,锦屏九寨、大同,天柱高酿,镇远报京,剑河小广、三穗等地的右衽大襟裤装式和从江丙梅一带交襟左衽裤装式几大类。

  绣花钩鞋是南部方言区侗族妇女身着盛装服饰时必搭配的工艺鞋。绣花钩鞋的鞋帮用料十分讲究,一般选用质地优良的丝绸作面料。制成帮面后,用各色丝线运用各种刺绣手法绣绣有花鸟、蜂蝶、鱼虾、蛇龙以及几何图案。绣花鞋帮所绣花纹的不同,分为“满帮”、“跟花”、和“半帮”。未婚姑娘穿满帮绣花钩鞋,已婚妇女穿跟花绣花钩鞋,老年妇女则穿半帮绣花钩鞋。

  男装。“对襟窄裤式”是侗族男子较普遍的服装,直领,对襟,袖窄,对襟上的纽扣一般为布扣,随年龄不同而扣子的颗数和口袋的个数均不同。裤子一般是宽档窄筒,老年的相对宽些。长巾包头。包头帕的式样有夸张造型的“角式”和端庄稳重的“团圆式”,多为紫色亮布长包帕或黑白相间的格子帕。从江龙图的男子盛装,头罩青布无遮阳帽,外系银箍,箍上满挂吊着一簇簇鱼形银缀的银篓,左右两侧各插一支红蕊绿叶的银花和一丛丛仙鹤羽,上身着对襟开领的白衣,外套银纽红夹褂,上缀银珠银片,腰系红缎带,腰带两端悬丝线飘须,下身着长裤,足穿布鞋。

  银饰 侗族妇女的银首饰,大体可分为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及脚饰。头饰有鸟儿花丛状头花、头钗、银簪、银梳、发链、银围帽等;耳饰有耳环、耳坠、耳线等;项圈有“棱”,“绞”,“细印”,“盘”等;胸饰有银胸牌、银锁链、银箍链和银珠链等;手饰有手镯、手钏、戒指等;脚饰有脚环,脚铃铛等;佩饰有鱼状银缀等。

  节日集会 春节为侗族地区重要节日。春节期间,舞龙玩灯,走亲访友,元宵吃汤圆。南部方言地区,腊月27杀猪祭祖,除夕以鲜鱼祭祖。三十夜子时响炮迎春,用青苔给每个家庭成员额头蘸一下,表示添岁。早饭后,男人作放牧、砍柴,造田的仪式。初二,新婚人家举行婚庆活动。南部侗族地区春节期间还要开展演侗戏、斗牛,还举行祭祀萨岁、“抬官人”、吃相思等活动。

  “六月六”是黎平肇兴一带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有踩歌堂、新女婿拜丈人等活动,尤以肇兴侗寨最为热闹。

  “吃新节”又叫尝新节,各地没有统一的日子。有些村寨以农历六月小暑后的第一“卯”日为“吃新节”,有的则在七月的“寅”或“卯”日举行“尝新”仪式,大多以鱼、糯稻孕穗和实心竹新筷子为祭品,“南侗”有对唱大歌、演侗戏、斗牛等活动。

  “牯脏节”是侗族古老的节日。历史上的牯脏活动,一般每12年举行一次,盛行于南北侗乡,近几十年来在大多地区业已消失,仅镇远报京、黎平尚重等地至今还保持较完整的仪式。报京的牯脏节每隔12年举行一次。有“接龙”、“吃龙肉”等仪式。二月初二“接龙”,从邻村接回一头白水牯牛,在寨中“犀牛塘”举行祭祀仪式,把牛杀了,取角埋于塘底,表示白龙已归位,随后将牛肉分给各户分享,称为“吃龙肉”。剑河小广、锦屏彦洞等地的牯脏节“十年两头吃”,分“议牯”、“选牛”、“吃牯脏”三个程序。 “吃牯脏”那天清晨,开牛塘扎彩门,摆猪头祭祀。开塘牯脏头带着人们绕场三圈,然后登台念《牯脏词》,宣布牯脏规约,牵着开塘牛入场绕三圈,鸣炮三响,接着众多牯牛入场各自绕场三圈,并用塘泥涂牛头,表示牛已送祖先,这种仪式称“踩塘”。“踩塘”完毕,各自牵牛回家。早饭后将所有牯脏牛放入场内任其角斗。第二天五更时,开塘牛被牵到牯脏场前宰杀祭祖。第四天,将外寨的姑娘接来塘中吹笙跳舞,牵扫塘牛入场中作扫塘仪式,牯脏节结束。黎平尚重的“牯藏节”是七年两头过。吃“牯藏”一般在农历的十月或十一月择吉日进行,其特点是每一个家族都要凑钱买一头“牯藏牛”,和全寨举行一个盛大的“祭萨”活动和洗寨仪式。祭萨时要封寨,不准出入。“洗寨”有“封火”、“生火”仪式。仪式举行完后杀“鼓藏牛”,将牛肉分到各家各户。

  “侗年”是侗族重要节日,家家杀猪宰羊庆贺。榕江七十二寨一带于农历十月底至十一月初举办欢度新年的庆贺活动,男女老少更换新装。人们宰猪杀牛,舂糯米粑,做鱼冻敬祭老人,缅怀祖宗。锦屏县的彦洞、瑶白和剑河县的小广一带,于农历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过侗年,打粑粑、煮油茶、做甜酒、杀猪羊,女婿给丈人拜年。在新年里还要举行盛大的斗牛活动。

  侗族传统的集会有“中秋芦笙会 ”、“赶歌会”、“踩歌堂”等类型。“中秋芦笙会 ”是侗族的芦笙比赛集会,以黎平、从江交界处的“四脚牛”地区的赛笙仪式最为隆重。最享盛名的有从江洛乡、黎平肇兴、纪堂、古邦、水口等几个笙坪。赛笙的程序和时间各地基本相同,每隔一年举行一次,时间定于中秋节前后,历时三天,规模在3万人以上。“中秋芦笙会”的高潮是“送甜酒”。

  侗族传统赶歌会的歌场很多,其中最为热闹和隆重的歌场有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剑河、天柱、新晃、玉屏和镇远等地交界的“圣德山”歌会以及七月二十日剑河、天柱和锦屏交界的高坝歌坪的“二十坪”歌会,前来聚会的侗族青年数以万计。歌会上的青年男女们通过对歌来寻找意中的情侣或再续情缘。

  侗家人以斗牛为乐,多在春秋季节举行盛大的斗牛盛会。虽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南部方言地区多在农历二、三月或八月以后逢“亥”日举行斗牛盛会。斗牛前,由德高望众的寨老致《斗牛词》,宣布斗牛规矩。随后各斗牛队伍轮流入场示威,寨老身穿古装持伞以护莎岁英灵,后面的人群举着旌旗大挥,拥着牛王在炮声中入场。人们护着牛王绕场三圈称为“踩塘”。斗牛开始,只见两头牛王像箭一般地朝对方冲去,“轰”地碰在一起,接着各自施展角技。

  北部方言地区多从九月初九至十一斗牛称“鞍瓦”,专斗的水牛称为“圣牛”。斗牛前,东道主寨派人到邻寨送帖请战。初九凌晨,各寨圣牛在炮声中出圈,向斗牛场边的村寨开拔。各家各户闻炮声亦牵着自己的牛尾随。主寨寨老和青年们鸣锣吹笙欢迎,并备以酒、油茶,同时开圈迎接客人的圣牛。正午时分,三声铁炮响,宣布“鞍瓦”开始,两牛相近,碰在一起,搅成一团。后生们鸣锣敲鼓助威,若不分胜负,即拴牛脚拉开解劝。

  踩歌堂是侗族祭祀莎岁的村寨集体活动,是侗族用民间歌舞来祭悼这位古代女英雄的方式。这种歌舞又称为“确”,有“哆耶”和“抬官人”两种相连活动。一般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个大寨各分寨的歌舞对唱,其程序是乙寨姑娘被甲寨男子邀请到寨上来对唱鼓楼大歌。次日甲寨男子又请乙寨男子同来欢宴。宴后,乙寨有人借口喝醉酒说“要坐轿才能回家”的话。于是甲寨将准备好的轿子将乙寨化装的官人,太太、卫队等抬起,在寨老的带领下先到“圣母祠”祭祀,然后抬着“官人”一行到“哆耶”坪。坪内有甲寨化装的难民、乞丐以及渔猎捞虾者拦住“官人”申冤;“官人”一本正经地“判案”,并一一施舍银钱,姑娘们则用布匹拴住“官人”轿子拉下水,“官人”只好赐银钱求她们拉他上岸。“抬官人”过后是“哆耶”。另一种仪式是本寨姑娘邀请外地来的后生对唱耶歌,这种仪式是由主寨青年女子手牵手地唱起《邀郎唱》的歌曲,请外地来访的男子入场对唱。外地男子入场后亦先唱赞美莎岁的歌。正对得起劲时,另一分寨的男子“抬官人”闯进来了,先是鬼怪模样的兵勇来报寨老,主寨的人们闻讯到村口迎接。“官人”一行到后,其卫队、随从、黑面人和蒙面人在场内纷纷舞蹈,后面跟随一群散米花的姑娘。一会儿,主寨的姑娘唱着歌把“官人”一行围起来,“官人”一行无以对答,就以银钱致谢。赐完鱼,散完米花,给了钱,队伍离去。

  民间文艺 侗族民间文艺包括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两部分。

  文学 民间文学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都是口头传承,侗族的民间文学实际上是民间口头文学,是侗族文化的载体。侗族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诗歌、戏剧等。

  侗族神话很多,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龟婆孵蛋》、《姜良姜妹》等篇。这是连接在一起的一组神话,叙说了在那远古年代,有四个龟婆分别辛劳孵蛋孵出人类始祖一个叫“松恩”的男孩和一个叫“松桑”的女孩,为繁衍人类,松恩和松桑两兄妹结为夫妻,生育了龙、蛇、虎、熊、雷公、雷婆、豹、猴、猫、素(姜良)、姜妹十二个孩子。弟兄们在一起嘻闹取乐,惹怒雷婆,将天河之水倒泼下地,造成世间洪水滔天,人类灭绝。姜良兄妹躲在一个掏空的大葫芦瓜里躲过了这一劫。后来在“凶鹞”夫妇的劝说下姜良、姜妹成了亲。生下一个肉团,姜良以为是妖孽,剁为无数块,遍散大地。头部变苗族,爱住山顶;骨头变汉族,住中原,肠子变瑶族,喜穿花衣;皮肉变侗族,在水边田坝上建起了村落。

  侗族的民间传说很多,流传较广泛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莎岁》、《燕子和杉树》、《雅郎雅祥》等等。带有神化色彩的《莎岁》,是一篇根据真人真事衍生的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人物传说。

  侗族的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英雄人物故事主要有《勉王的故事》、《林宽的故事》、《姜应芳》、《陆大汉》等等;机智人物故事主要有《补贯》、《陆本松》、《天神哥》等等;喻世讽劝故事有《莽岁柳美》、《兄弟俩吃鱼》等;爱情故事篇目最多,如《珠郎娘美》、《承祖和玉娘》等;风物故事主要有《鼓楼的来历》、《双凤斗龙》以及与节令风俗有关的《斗牛的来历》等等。

  侗族诗歌按其形式和内容,可分为创世纪史诗、英雄史诗、叙事诗,抒情歌,劝世歌、酒歌、劳动生产歌、儿歌等等韵文类型。

  创世纪诗主要有《开天劈地》、《洪水滔天》、《兄妹开亲》等等。这是一组连接的诗篇,叙述了侗族先民对人类万物起源的看法以及人类的来源。

  英雄史诗主要有《祖源歌》、《侗族祖先迁徙歌》、《祖公落寨歌》、《嗄莎岁》、《采桑之歌》、《美道君郎》等等。

  侗族的叙事诗主要分英雄叙事诗和爱情叙事诗,多与说唱文学形式的“多君”相同,英雄叙事诗主要有《勉王》、《林王》、《姜大王》、《咸丰五年天下大乱》等等,爱情叙事诗有《珠郎娘美》、《三郎五妹》、《门龙绍女》、《秀银与吉妹》及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山伯英台》等。流传最广泛的是《珠郎娘美》,其演唱形式是唱、念(道白词)结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抒情歌是侗族中数量最多,思想内容最丰富最广泛的一部分,包括想念歌、哀歌等。想念歌又包括怀念歌和男女青年恋爱的情歌两种。“怀念歌”是思念亲友恩人的歌,如《红军长征过朗洞》等。男女青年恋爱的情歌分侗语、侗夹汉语、汉语三种歌词形式,其中侗语歌词的最多,汉语歌词次之,侗夹汉歌词较少。

  侗语情歌的主要内容有男女之间“互相试探的歌”、“互相赞美的歌”、“思恋歌”、忠于爱情的“诚心歌”、反抗包办婚姻的“逃婚私奔歌”以及在山上独自吟唱的“上山歌”和集体对唱大歌时嬉戏逗乐的“鹞子歌”等等。歌词形式分为长句歌和短句歌,短句歌词每句三、五、七、九字不等;长句歌的一、三、五等上句比短句歌字数稍长,二、四、六、八等押韵句,却长得出奇,有十多二十字为一句者,也有数十上百字为一句者。侗汉语言间杂的情歌是汉侗文化融合出现的民歌形式,这种歌词有前句是侗语,后句是汉语的,也有在一句中侗汉语掺杂在一起的。

  礼俗歌主要有踩堂歌、拦路歌、开席歌、酒歌、伴嫁歌等等。踩堂歌唱的歌侗族叫做“耶”。这种场合唱歌叫做“多耶”,耶歌分《耶莎》、《耶公补》、《耶登确》、《耶客》、《耶宁蒙》等,《耶莎》意即“大圣祖母之歌”;《耶公补》意即“祖先之歌”;《耶登确》即“歌堂来历”,《耶客》即“客人之歌”,这是东道主和远道来作客的青年歌队相互谦让或互相嘻戏的歌;《耶宁蒙》是赞美“官人”的歌。拦路歌又叫“拦门歌”,是外地歌队或戏班或有客人到来时,东道主在路上或寨门用布匹、家具、农作物等设置障碍时主问客答所对唱的歌,对答上了,方能入寨。开席歌是在招待客人宴席上的吟唱。主客围满桌边,桌上酒菜却被大簸箕严实地盖着,上边还用各种用具作物压好,主人每压一件,唱一支歌,客人得全部对答,方能开席用餐。这种场合唱的歌叫“盖席歌”或“开席歌”。酒歌是在席上互相敬酒时所对答的歌。

  劝世歌有规劝晚辈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的;有劝人穷要有志气,勤俭能换来幸福的;有奉劝青年在选择对象时不要心高气傲的;也有以善恶因果报应等事例来劝人为善的。这类歌有《孝顺父母》、《尊敬公婆》、《相劝四方》、《莽岁柳美》等等。

  民间艺术 侗族民间艺术包括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几方面。

  侗族音乐有民歌、戏曲音乐、曲艺(说唱)音乐、器乐四大类。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以民间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并流传下来的、具有自己独特完整的支声复调音乐体系的无伴奏、无指挥原生性的民间合唱音乐,主要流行于南部方言侗族地区都柳江水系的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三个县。以从江县和黎平县的“六洞”、“九洞”、“十洞”、“四脚牛”、“千二”、“千三”、“千五”、“千七”、“二千九”的地区为其流行的中心区,榕江县的苗兰、宰荡和广西三江的溶江河沿岸等地是其流行的边缘地区。侗族大歌是侗族民歌中最出类拔萃的歌种,以优美的曲调和多声部以及模拟自然界声音的演唱方式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被誉为“清泉闪光的音乐”,“是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侗族多声部合唱歌曲,侗语叫“嘎老”或“嘎玛”。“嘎”即“歌”,“老”和“玛”都有“大”的含义,但“老”还具有“古老”的含义。侗家人习惯把“嘎老”视为侗族多声歌的总称。侗族大歌的演唱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以其表演的场合、表达的内容、表演的形式等不同,又可分为“鼓楼大歌”、“礼俗大歌”(包括“拦路歌”、“踩堂歌”、“酒礼歌”)、“叙事大歌”、“声音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等大歌种类。

  “鼓楼大歌”侗语称“嘎老”,是不同村寨的歌队在鼓楼对歌时所演唱的主要歌种。以中心衬词为其曲调名称,有“噢嗬顶”和“干赛”两种。“噢嗬顶”是男女歌队在鼓楼对歌时最先唱的大歌,各地唱腔大同小异,男女歌队共一曲调。“干赛” 是正式对歌时的主要曲调,也是鼓楼大歌的主体,各地男女声都有各自的声腔,因而多以流行地区来命名。每个地方的鼓楼大歌,又至少分为男女声两个不同的曲调。“噢嗬顶”和“干赛”均以三首为一套,对歌时不是以一首还一首,而是以一套还一套。

  “声音大歌”侗语称“嘎嗦”,又称“漫声大歌”,是鼓楼大歌在对唱过程中的插曲,俗称“换嗓子”。其歌词短小,以展示音乐曲调为主,常常模仿虫鸣鸟叫,拉腔时由几位歌手轮流唱高音,此起彼伏,特别优美,最能发挥歌队演唱水平。

  “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君”或“嘎乡”,既是民歌的一种,也是曲艺的一种。按歌词体裁,可分为唱故事的“嘎君”和唱道理的“嘎乡”两种;按音乐唱腔,可分为“唆君”和“唆尽”两种。

  “礼俗大歌”侗语称“嘎礼乡”,是侗族人民在各种礼仪场合演唱的多声部歌曲的总称,有“拦路歌”、“踩堂歌”、“酒礼歌”三种,均由领唱和合唱构成。

  “儿童大歌”侗语称“嘎腊温”,是儿童游戏娱乐时唱的多声歌。歌词短小,曲调欢快,以齐唱为主,合唱为辅,一般合唱多出现在结尾。这种歌的演唱不受场所限制,歌名多根据内容来定,如《捉迷藏》、《捉螃蟹》、《小山羊》等。

  “戏曲大歌”侗语称“嘎瓦”,是民间侗戏班演出侗戏时演唱的多声部合唱歌曲。由台上的演员或戏师领唱,前台后台的演职人员合唱,气氛热烈。多用于一出戏或一场戏的开头或结尾,也有用于剧中官人或仙人出现的场面。

  “耶(歌)”是侗族逢年过节或开展祭萨活动众人“多耶”边舞边唱的一种普通合声(歌)曲。

  侗戏音乐是在侗族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吸取侗族大歌以及汉族的桂戏、桂北彩调、贵州花灯、祈阳戏、辰河戏的某些演唱方式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戏曲音乐,包括唱腔(戏腔、哭腔、歌腔、新腔、客家腔)、曲牌(闹台调、转台调)、锣鼓(开门锣鼓、过门锣鼓、尾声锣鼓)。南部方言区的侗族几乎每个大的村寨都有一个业余戏班子,每年农历正月、二月,村寨之间都要互相走访演侗戏。正面人物着侗族盛装,粉脂轻擦淡抹,丑角画花脸,有专门的服装,丑角每唱一句后在交换位置时跳一次,谓之“跳丑”。曲调有单唱平腔,众唱戏曲大歌,哀叹调等几种。

  侗戏多以爱情为题材,剧目除了汉族题材的《梅良玉》、《毛洪张玉英》、《李旦凤姣》外,还有以本民族题材创作的传统剧目,如张宏干编的《金汉列美》,石玉秀编的《闷龙绍女》,吴童编的《刘浩》,吴公编的《郎夜》,梁绍华等编的《珠郎娘美》,天德太编的《补贯》和《三郎五妹》、《化团言具》、《美道尹郎》、《莽岁柳美》、《陆本松》、《莎岁》、《补桃奶桃》、《补义奶义》、《言东》、《汉边》等以及后来根据汉族戏曲改编的《山伯英台》、《刘志远》、《薛仁贵》、《陈士美》、《三郎五妹》、《金汉》等剧。

  侗族说唱音乐是以唱叙事歌和说理歌为主的,分为有伴奏曲种和无伴奏曲种。有伴奏曲种为果吉拉唱、胡琴拉唱、琵琶弹唱,其中以琵琶弹唱最具特色。无伴奏曲种为天甫说唱、腊洞说唱和多声说唱。

  侗族琵琶歌是介于侗族抒情民歌和说唱音乐两者之间比较特殊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抒情琵琶歌和叙事琵琶歌两大类。抒情琵琶歌归属民间歌曲范畴,叙事琵琶歌归属民间曲艺范畴(称琵琶弹唱)。侗族琵琶有大、中、小之分。由于各地琵琶歌使用的琵琶型号、定弦的不同和演唱土语、场所、运用嗓音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境内琵琶歌不同的风格。比较有名的琵琶歌有“三宝琵琶歌”、“晚寨琵琶歌”、“七十二寨弹唱”、“平架琵琶歌”、“六洞琵琶歌”、“六洞弹唱”等。

  侗族地区流行的器乐曲主要有琵琶调、果吉调(牛腿琴)、箫笛调、芦笙调、唢呐调、小调、锣鼓钹铃调、木鼓调等等。

  琵琶调主要有晚寨琵琶调、六洞琵琶调两种。晚寨琵琶调流传于榕江四十八寨、黎平尚洞一带,一般是男女双方自弹自唱。晚寨琵琶调作为衬音穿插于唱词之中的感叹词多,曲调悠柔,如叙如诉,真诚地抒发男女青年相恋之情。六洞琵琶歌主要流传于从江、黎平一带的六洞地区。

  侗族乐器包括弦乐、管乐和打击乐。

  侗族的管乐有芦笙、侗笛等。弦乐有琵琶、果吉、胡琴、土扬琴等。果吉是侗族特有的弓弦乐器,状似小提琴,有两根琴弦,弓子放外边。可以同时触及双弦同时发出双音。胡琴是侗族自从创造侗戏以后,以汉族乐器中引过来的乐器,用以伴奏侗戏的演唱。打击乐有铜鼓、木鼓、锣、钹、铃等。

  侗族民间舞蹈主要有芦笙舞、多耶舞、赐鱼舞、狮子舞、龙灯舞、羽毽舞等等。芦笙的狂欢舞蹈是在赛笙坪上举行的大型芦笙舞蹈,节奏强烈,动作迅猛,感情奔放,气氛热烈。

  多耶是一种大型的歌场对唱舞蹈。侗语“多”有唱、舞等含意,“耶”是一领众和的歌曲。多耶是数十上百男女青年围在一个场中的对歌舞蹈。赐鱼舞是在“抬官人”活动的一种原始渔猎舞蹈。“狮子舞”是侗族人在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舞蹈活动,主要分庆贺舞、戏狮舞和绿狮舞。

  侗族民间艺术有织锦、刺绣、挑花、编织、剪纸绘画、雕刻、银饰等。

  织锦是侗族妇女编织技艺的杰作。织锦,古称“绒绵”,俗称“侗锦”。侗锦有“彩锦”和“素锦”之分,彩锦为“棉”,素锦为“绮”。侗族民间刺绣有各种不同的绣法,大致可分为绣花、挑花、贴花和绣挑、绣贴结合等几种。刺绣针法有铺线绣、结子绣、错针绣、环琐绣、盘涤绣、打纸绣、花针绣、破纱绣、辩针绣等等。

  宗教信仰 侗族宗教属于原始宗教范畴,以自然崇拜、人物崇拜、人造物崇拜和神灵崇拜为主要形态。自然崇拜包括图腾崇拜、植物崇拜和无生物崇拜。人物崇拜包括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英雄崇拜则是全民族或一大片地域的崇拜。祖先崇拜的心理是认为已去世的长辈魂灵不灭,仍在阴间佑护子孙,所以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无不为敬仰祖宗。侗族的英雄崇拜,主要表现在对“莎岁”的供祭上,对“莎岁”的祭祀活动称为“祭莎”。传说“莎岁”姓吴,名叫“杏妮”,是为保卫侗族利益而死的女英雄。南部方言区的村村寨寨都建有她的祭坛,逢年过节,都要“祭莎”。人造物崇拜是侗族崇拜形式之一。侗族先民认为石凳、石碑、桥梁、水井等都有具灵性,这些物体可以保佑人得安康。鼓楼是侗族最崇拜的建筑物,因受火灾水患村寨全毁后,首先要修鼓楼才能建房。神灵崇拜是侗族原始宗教形式之一。侗族先民认为世上存在着一种凡人看不到的神灵群体。这些想象中的群体也和人一样组成社会,其成员都是鬼神。凡人有灾病则认为是恶鬼在作弄,须请巫师求善鬼保佑平安,或驱赶恶鬼不让危害灾病者。更多多彩贵州,最美黔东南新闻信息尽在黔东南人民政府网,敬请关注!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