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务员考试国内外时政热点汇总 (11月4日)
国内要闻
1、教育部:将认定万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根据日前印发的《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将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其中,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指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在高校培育建设基础上,从2019年到2021年,完成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6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500门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工作。
2、前九月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部分地区达标形势较为严峻
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今年1—9月全国水环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Ⅰ—Ⅲ类水体比例为75.0%,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为3.4%,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与2018年同期相比,部分省(区、市)改善幅度较大,但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地区水环境达标形势仍较为严峻。
3、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国新药获批上市
11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内加“R”)(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用于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九期一(○内加“R”)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在中国大陆的上市为全球首次上市,填补了这一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
这款中国原创、国际首个靶向脑—肠轴的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将为广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我国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1000万人,是世界上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预计到2050年我国患者将达4000万人。
4、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据国务院台办网站消息,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26条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6条措施”涉及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13条,包括台资企业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5G、循环经济、民航、主题公园、新型金融组织等投资建设,同等享受融资、贸易救济、出口信用保险、进出口便利、标准制订等政策,支持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示范点建设等;涉及为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13条,包括为台湾同胞在领事保护、农业合作、交通出行、通信资费、购房资格、文化体育、职称评审、分类招考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
“26条措施”将进一步帮助台资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并继续为台湾同胞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打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条件,促进融合发展,保护合法权益。
5、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地1.18万处
记者近日从第一届中国自然保护国际论坛获悉: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领海面积的4.6%。其中,国家公园体制试点10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44处。拥有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世界地质公园39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6、前三季中国网上零售额超7万亿元
日前,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负责人介绍了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情况。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国网上零售额达7.32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5.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增速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12.3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5%,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43.7%。
7、“扫黄打非”已建成基层站点54.8万个
正能量,也带流量!11月1日,中央宣传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江西省南昌市发布了《2019绿书签行动公益宣传片》,赢得了不少在场年轻人的点赞。
今年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推动各地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扫黄打非”基层站点54.8万个。“扫黄打非”工作在广大基层地区发挥出维护主流价值、倡导健康文化生活、深入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近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组织20余家媒体赴江西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护苗2019”乡村行系列采访活动。
8、我国科学家突破早期胚胎发育研究难点
日前,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一项体外重现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证明灵长类动物胚胎可以在没有母体支撑的情况下体外发育至原肠运动,为研究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建立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早期胚胎发育关乎生命本源,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受限于伦理和研究技术等,学界关于灵长类动物胚胎原肠运动的研究非常有限。而此次中国科学家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系统,将食蟹猴囊胚体外培养至原肠运动出现,并进一步发育至受精后20天,证明体外发育的食蟹猴胚胎可以高度重现体内包括原肠运动在内的多种重要生物学事件,并重新定义了多种灵长类动物早期胚胎细胞类型。
9、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日前,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宣读了总书记的贺信。座谈会上,专家代表纷纷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传承发展工作建言献策。
10、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 杭州一动物园被起诉
因不愿意使用人脸识别,浙江理工大学特聘副教授郭兵作为消费者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该案也成为国内消费者起诉商家的“人脸识别第一案”。11月3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国外要闻
1、着眼选举 英媒称约翰逊弃“无协议脱欧”
英国媒体2日报道,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不会在执政党保守党竞选宣言中写入以无协议方式脱离欧洲联盟的内容。
2、非法移民“破墙入美” 特朗普:“隔离墙”易修补
美国《华盛顿邮报》2日披露,人贩子利用电锯锯断沿美国南部边界筑造的“隔离墙”,帮助非法移民进入美国。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说,“隔离墙”容易修补。
3、为撇“通俄”嫌疑 特朗普竞选团队“推责”乌克兰
美国司法部2日发布500页问询记录,内容关联“通俄”调查,显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竞选团队经理曾经认定乌克兰可能是2016年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内部邮件失窃真凶,而不是民主党方面指认的俄罗斯。
4、土耳其指认库武关联叙北部袭击 库武反指土方作乱
叙利亚北部边境城镇泰勒艾卜耶德2日发生汽车炸弹袭击,致死至少13人、致伤20多人。
土耳其方面指认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发动袭击;“叙利亚民主军”否认,反指土方制造混乱。